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姜兆華:疫情之下,“三農”經濟如何抓

[ 作者:姜兆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2-20 錄入:王惠敏 ]

導語:2月5日,在全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披掛出爐,這是繼2004年以來,連續第17個有關“三農”問題的中央一號文件。疫情之下,中央一號文件將如何落地生根?

中央一號文件三大核心要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國人民在全力抗擊疫情關鍵時刻,中央一號文件的下發格外引發市場關注。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大核心要點。

(一)保重點,聚焦兩大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是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的兩大目標任務。黨中央認為,完成上述兩大目標任務,脫貧攻堅最后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必須補上。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是黨的十八大明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定量指標。按照現行標準,預計目前還有300萬農村貧困人口沒有脫貧,還有50多個貧困縣尚未摘帽,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二)攻難點,加快補上八大短板。《意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提出了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8個方面的短板,包括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扎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加強農村社會保障、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和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全面覆蓋公路建設、供水治污、衛生教育、養老醫療、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目前深度貧困地區,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薄弱,公共服務能力不足。

(三)抓關鍵點,發展農村產業促就業。《意見》指出,農村產業發展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要支持各地立足當地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各類產業園區基地,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托管服務等方式,帶動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提升農民生產經營效益;穩住農民工就業,重點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積極開發城鎮就業崗位,加大農民工穩崗支持力度;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農村產業發展是農民脫貧致富的根本,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

疫情對“三農”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分析認為,疫情對“三農”領域影響深刻而復雜,其不利因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外出勞務收入降低。受疫情因素影響,短期內,農民工跨區、跨國流動受到不同程度限制。農民工進城務工、外派勞務機會明顯減少,直接影響農民個人收入增加。二是鄉村旅游經濟受重創。鄉村休閑農場、三產融合園區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特別是南方省份旅游景區的民宿行業受到重大打擊。三是種植養殖業有影響。受餐飲行業集體歇業影響,農村傳統蔬菜、肉蛋奶供應渠道銳減,加上疫情防控引發封路、封村、封社區,城鄉之間物流不暢,農產品供應出現區域性積壓。

在疫情不利影響下,“三農”經濟也蘊含難得的行業發展機遇:

(一)農業生產將更受重視。農業生產是三農經濟的根本,也是農村人口脫貧增收的主要載體之一。疫情發生后,糧棉蛋油等農副產品供應局部壓力加大,各級政府會高度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農業生產“壓艙石”作用。

(二)農村電商或創新高。受疫情影響,傳統銷售渠道受阻,倒逼農副產品銷售從線下搬到線上。電商渠道的打開,為農副產品走出鄉村,提供可持續的銷售平臺。有媒體報道,春節期間,每日生鮮、叮咚買菜等主打生鮮電商平臺成交額分別較同期增長了3倍和6倍。

(三)倉儲物流發展迫切。受疫情蔓延影響,偏遠山區農副產品有買家,不能及時運出;沒買家不能有效儲存,只能眼睜睜爛掉壞掉。因此,倉儲物流是影響農產品銷售的關鍵環節之一,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需求就顯得尤為迫切。

綜合以上分析,鄉村產業基礎薄弱、務工就業難度大、物流運輸不暢是當前疫情之下三農發展的重要瓶頸。如果這些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就很容易出現因疫致貧、因工返貧的情況,脫貧攻堅和農民增收短期內會出現停滯局面。

疫情之下,“三農”經濟如何抓

從全國疫情發展態勢看,形勢仍然嚴峻,疫情持續時間尚不可知。中央一號文件落地實施面臨諸多挑戰與壓力,需要整合社會資源,統籌兼顧,抓好任務落實。

(一)抓緊恢復農業生產。民以食為天,保障糧食安全有效供應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應對疫情挑戰的重要戰略資源。歷史經驗證明:經濟形勢越復雜,越要穩住農業、穩住糧食供應。中央一號文件釋放出按時春耕、盡快恢復農業生產的政策信號。當前要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繼續完善種糧補貼、土地托管服務等措施,推動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在中美貿易爭端和疫情防控的雙重不確定因素下,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增長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分析認為,今年重點是加大農村基礎實施建設。對此,《意見》對農村道路交通、供水治污、醫療教育、環境保護、鄉村文化建設等方面做出規劃指引,當務之急是要快速啟動,補上農村基礎實施建設短板。農村大批返鄉務工人員滯留農村,適時啟動鄉村基礎實施建設,對有效防控疫情蔓延、穩定農民收入具有積極作用。

(三)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農村資源稟賦,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在鄉村振興領域的應用,加快建設產糧基地、蔬菜基地、生豬養殖基地、冷鏈物流基地的規模化運營,開辟農業全產業鏈、循環發展的現代化增長模式。

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2020年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民滿意的答卷,中央一號文件使命在肩,重在落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 亚洲福利网入口久久 | 婷婷激情综合五月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