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美系:計生考核“攻防術”

[ 作者:美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25 錄入:吳玲香 ]

——v市為例

一票否決的本意,是為了加強單位一把手和直接分管人員,對某項工作的責任心,是各級領導認為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少領導認為,計劃生育難度越大,形勢越復雜,越要加大對基層黨政一把手的壓力。

某市文件規定:“(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單位,其黨政一把手、黨政分管領導、計生辦主任就地免職,并不得調動,繼續在原地抓計劃生育工作,待計劃生育工作上臺階后再作安排;其聯鄉縣級領導定為不稱職,一年內不評先、不評獎、不評優,當年與次年不調動、不提撥,不變更聯系點。”對于黨政一把手和分管領導而言,被否決了,就意味著“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一切辛苦和功勞都付俱東流。

要真正實施一票否決,就必須有可供操作的否決依據,否則,否決就會流于形式。于是各種考核方式應運而生,通過檢查考核得出考核結論。縣對鄉的考核、市對鄉的抽查、省對縣的抽查,最終都要落實到一個鄉的某一個或幾個村,稱為樣本點,通過樣本點的數據推算全鄉、全縣、乃至全市,以便排出名次。因此,計育檢查與迎接檢查的矛盾斗爭,與時俱進。

1.臺帳作假。

千方百計不被否決,成了計劃生育的主要目標。有檢查就有反檢查,首先是各鄉鎮的計育數據,必須符合上級制訂的規范要求。人口出生率、計劃生育率、出生人口性別比,都要符合上級規定的比例,而往往實際情況與上級的規定是不相符的,于是就要把一些超生人口瞞而不報,這樣出生人口總數就減少了,不符合人口出生邏輯。

為了提高出生總人數和計劃生育率,以及平衡出生人口性別比,就必須創造出一些計劃內生育的人口,特別是女孩子。要在報表上讓一些達到法定婚齡而未結婚的,或未生孩子的人,也生出女兒來。

由于育齡夫妻外出務工經商,不少該結扎的沒有結扎,該采取避孕措施的沒有采取避孕措施,該婦檢的沒有婦檢,于是只有從臺帳上,讓她們都按期落實手術,按期落實婦檢。這就使計育臺帳全面失去了真實性。

以前有的地方搞真、假兩套臺帳,后被查處說是弄虛作假,處分了當事人,有些地方便干脆不再保留真臺帳。事實上,在現今這個變化頻繁的年代,要搞一套鄉村兩級相符,并與事實相符的真實臺帳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在普遍弄虛作假的時候,更是費力不討好。有的領導在大會作報告時說:計劃生育要“苦干實干加巧干,一張報表上水平。”

2.全體動員,檢查作假。

假的臺帳與事實不符,被抽查的時候,自然就難于過關,于是就要千方百計的掩蓋真像。鄉村組干部全民動員應付檢查,不再是一種個別現象。在應付市和省里的檢查時,縣里領導也認真布置。有個高明的縣領導說:“情況清、底子明、功夫下在考核前。”這句話科學合理,無懈可擊,但其中另有深意。

有的領導干脆說:“真抓實干是基礎,考核迎檢是關鍵”。因為計劃生育檢查時,都是由主持檢查的計生部門帶隊,從被檢查單位抽調的人員為主體,進行交互檢查,為了壓低別的檢查單位的考核得分,以前在計育考核時,出現了檢查人員捏造事實的情況,于是在以后的計育檢查中,就要求必須取得證據,讓被檢農民或反映問題的人簽名。

被檢單位為了使計育檢查查不出問題,便要千方百計使有計育問題的人不在現場,使其它群眾不亂講,特別是不簽字。

“可行的辦法”就是在檢查前,派干部讓有問題的育齡婦女,暫時躲避出去,并讓其他群眾不講別人的事。全鄉就這么大,不可能有問題的,都躲藏起來,更不可能長期躲藏,而且,各地都這么做的話,這些問題人員躲避到哪里去呢?

這就有個條件,要有作好準備的當地鄉村干部,提前趕到被檢地點做工作,讓這些問題人員躲出去幾個鐘頭,因為檢查人員在村里的時間,就是半天左右。檢查組為了防止這種“干擾”,便事先對到哪個地方去檢查絕對保密,早上車隊出發的時候,才打開密封的信封,才知道今天檢查哪個鄉哪個村。這時候司機即使知道要去哪里,想打電話通知也不可能了。而且現在的檢查,基本上不用被檢查地的司機,而是自帶司機,憑著手中的地圖,直接到村。

被檢查地方又有新辦法對付,就是派人“守卡”。即知道這段時間,是檢查時間,便盡量打聽出參與檢查的車型和車牌號碼,派出幾支隊伍帶摩托車,于每天天未亮時,就在所有路口等著,發現可疑車輛,即實施跟蹤并向鄉鎮總部報告情況,當得知檢查人員在哪村下車,總部立即組織干部,分別帶著該村的“問題底子”,憑著地形熟悉,直接趕到各自負責的村民家中,做好相應的工作,確保檢查組查不出問題。

但因為檢查方案規定,對干擾檢查的從重扣分,因而干部必須化裝成農民,而不被檢查組認出來。但檢查組的人明白,被檢查的村里無業人員和白白胖胖的人增多。不過這種作法,是沒有內部渠道的鄉鎮的作法,有的由于消息不準確,“守卡”守了半個多月,還不見檢查組來,組織起來的人員,自然就會松懈,稍一不留神,檢查組進村了還不知道。每次計劃生育考核,都把鄉鎮干部搞得精疲力盡。

3.“補漏”公關,不惜血本。

為了保險起見,被檢的鄉鎮對計育檢查人員的接待,絕對要是高標準,煙是最高檔次的,酒是最好的,菜是最具本地特色和反映最高水平的。而且,明智的領導還要派主管人員帶著現金,親臨現場,干什么呢?化裝到現場的干部,除了要事先對問題人員作好處置以外,還要跟著檢查人員復查一遍,看是否有群眾說漏了嘴,如風聞哪里出了問題,檢查人員取得了什么證據,就要立即報告,讓主管人員在檢查組還未碰頭之前,私下找有關檢查人員(一般是兩人一組)單獨用錢搞清楚。

一般而言,“禮多人不怪”,只要他們接了禮,這個問題就算過關了,檢查人員當作沒有查到一樣,沒有什么風險的。就被檢查單位而言,這是成本最少的一種解決方式,也是影響最少一種方式,叫做“補漏洞”,或叫“當堂消化”。

但是“漏洞”也有不能及時發現,和不能及時堵住的時候,一旦調查員把問題帶到組里匯報了,漏子就大了。這時候,一方面就要針對調查員的取證取得反證,辦法是多種多樣;另一方面就要開展重點攻關,請說得上話的有關領導出面講情,請拉得上關系的熟人幫忙,這樣就不能在乎錢的多少。這叫做“擺平”。

4.手握合法傷害權,進退自如。

在計劃生育檢查的時候,絕對不要以為別的地方,查出了幾個三胎四胎,而你這里沒查出問題,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別地查出來“擺平”了,就等于沒有查出來,計分排隊的時候,照樣可以排到你前面去。你絕對不敢去揭發,因為你沒有證據,同時違反了官場潛規則。出了問題能否擺平,體現了一個地方的領導人協調能力的高低,也表現了一個地方平時公關投入的多少。

合法傷害權,是現有計育考核機制的核心。正因為計劃生育這種一票否決,對基層單位的負責人影響太大,一次就可以把基層黨政負責人打入地獄;正因為計劃生育要求的標準太高,沒有誰能夠真正地達到標準,特別是不可能沒有后進村,沒有誰能夠說自己管轄的地方經得起檢查;正因為計劃生育檢查充滿了變數,沒有誰敢于說大話,沒有誰敢不對計劃生育部門小心奉承,可以說,計劃生育一票否決是一把快刀,隨時可以削掉相關人員的烏紗帽,它比紀檢檢察部門的權力大多了。

這是一種合法的傷害權,而且這種傷害權,缺乏公平的比較和有效的制約,不需要刻意尋找證據,其自利性結果便可想而知。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凡是實行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度的地方,計生部門人員到下級單位,是最受重視和優待的,向計生部門負責人行賄的現象,是十分普遍的。

合法傷害權是一把雙刃劍,也可以傷及計生部門自身,這就促使計生部門要時刻保持可進可退的主動權,使計育考核,更加缺乏客觀公正性的可能。尤其是在計生排位,涉及包鄉的縣級(或包縣的市級)領導的時候。

有一個縣的有權領導所包的鄉鎮,在一次檢查中落了后,該領導便讓人傳話給縣計生委主任:你告訴他,是想捅我一刀還是怎么的,讓他想一想會不會有求人的時候。可想而知,這個計生委主任的思想壓力,是相當大的。尤其是對縣委書記等核心人物所包的鄉鎮,是千萬不能讓其出問題的,如果出了問題,計生部門負責人就有可能被這樣核心的領導,隨便找一個理由搶先否決了。

這時計生部門通常的作法,就是既讓所有單位都保持精神壓力,保持對計劃生育工作的高度危機感,以維持本部門的特權和利益;同時又要將檢查考核保持在可控限度內,使這柄雙刃劍,不傷及核心領導和自身利益。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必須使計劃生育檢查考核,在模糊和暗箱中操作,以便順理成章地可進可退。計劃生育部門平時進行的摸底調查,和接到的群眾舉報,對部分村的部分情況是知情的,而且,一個村的計劃生育水平,是有其歷史慣性的。這就為計生部門根據自身需要,確定樣本點提供了方便。

對要照顧的鄉,就定情況好點的村;對要打壓的鄉,就定情況差的村。即使采取抽簽的方法確定樣本村,也可以在寫簽的時候,把要特別照顧的鄉鎮的差村排除,好村相應重復,讓外人看不出門道。

更何況,檢查完后,計分也是一個可多可少的過程。各地一個共同的作法就是,整個計生檢查的過程,從方案制訂,到樣本點確定,到進村調查,到計分排隊,整個過程都是在“保密”的口號之下,處于暗箱操作之中,計生部門始終處于可進可退的主動之中。計生部門的這種主動權,恰恰是決定政策的當權者們所需要的,是利益共同體的保障機制。

5.打入計生系統內部。

孫悟空鉆到鐵扇公主的肚子里,制服鐵扇公主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既然計育考核的主動權,全部掌握在計生部門手中,那么打入計生部門內部就是制勝的法寶:

 

一是能夠通報內部消息,二是可能獲得核心情報,三是可能在記分的時候做手腳。如果能夠接觸到抽查的是哪個村,就更有價值了。事實上有個別鄉鎮,在每次檢查前一天,就得到準確消息,將要檢查哪個村,于是在前一天,連夜派干部進村做工作。

為了掩蓋真像,他們派出多支隊伍進村,問題是全部包含了將要被檢查的村,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其中的玄機。有些有內部關系的鄉鎮,幾乎每次都能獲得這樣的情報。

有的單位在得知本地被檢查的是哪個村之后,立即將該村的數據按真實情況改過來,這樣就可以任你檢查,查不出統計差錯。但在近年實行電腦管理的情況下,資料是一式幾份的,主持考核的一級也有一份資料,單獨更改鄉里的一份資料,并沒有作用,反而把問題暴露了。便要通過內線將上級計生部門的資料,也改成與鄉里的一致,這主要是通過上級主管資料的人來實施,沒有特殊關系是辦不到的。

6.暗箱操作,考核失實。

計生檢查評比,成了綜合實力大比拼。“功夫在詩外”這句話用來形容計劃生育的檢查體制,是再恰當不過了。計育要搞上去,要搞好硬件設施,要做好表面文章,要調動干部的積極性,財政投入必不可少。

在無法發出工資的地方,要保證財政投入是很難做到的。要搞好對外宣傳,要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系,沒有錢是不行的。要有領導在關鍵時候為你說話,沒有投入也是不行的。工作基礎差的地方群眾告狀的多,干群關系復雜,應付檢查就更難。

所以,重要的領導,都要選擇包條件較好的鄉鎮,這樣把握性更大,風險更少。有的地方要求領導要包轉變后進村,便把基礎較好的村報為后進村,讓領導去包。工作基礎差的地方各方面吃虧,競爭沒有公平的平臺。

筆者在采訪一位被計劃生育一票否決而免去鄉黨委書記職務的人時,他說:“我只不過是這種不合理的計劃生育檢查考核制度的犧牲品而已。我所在的鄉,是十年來全縣最落后的鄉,這是大家公認的。我調進該鄉之后所做的工作,是最扎實的,計劃生育是最賣力的,這也是本鄉干部群眾公認的。于黨于民,我問心無愧。”主要原因是:考核缺乏科學性、客觀性和可比性。

他向我出示了當年被否決時的資料:市里關于某年度計劃生育工作考核評估結果的說明,第二條“統一評分細則。定性、定量各100分。其中定性按市級考核占70%、縣級考核占30%計取。定量則根據市縣綜合評定的定量指標情況,予以計取。”但是定量指標縣級考核,占百分之幾十的比例,都未講清楚,其它方面更未公開。

他們書記鄉長被否決之后,到縣、市計生部門要求看該次計育考核原始資料,要求弄清考核計分的來由,但計生部門以保密為由拒絕提供,并說,即使把資料給你們,你們也看不懂。這是他們無法想通的。

這位書記氣憤地說:“這莫須有的考核,何以服眾?糊里糊涂就把我們給否決了。但是我知道,我們鄉財政困難,送禮太少;而且是一個助理調研員包我們鄉,不否決我們,難道否決縣委書記所包的鄉不成?雖然我知道縣委書記所包的村里面,當年就超生七例,難道讓我去舉報不成?所以只有打落牙齒和血吞。”

(太長,有刪節,第一、三、四、五部分,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市縣領導參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 | 亚洲第一Aⅴ天堂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片国产精品 | 日韩欧美另类一区精品在线 |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免费看 | 中文字字幕乱码在线观看精品 | 无遮挡很黄很爽免费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