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蔣釗:大學生村官帶著農產品進京趕考

[ 作者:蔣釗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6-29 錄入:實習編輯 ]

北京鳳凰嶺的玉巴達杏、福建二月山的老白茶、河北遵化燕鄉的板栗、陜西富縣的蘋果脆片、河北遷西的脆皮核桃、湖南常德的五里溪油茶、陜西安康的木瓜果酒……這些各具特色的農副產品,不是超市貨架上的商品,也不在特色農產品展銷會上,而是來自大學生村官創業聯盟首次組織的“大學生村官農產品進社區”活動。6月18日,在北京中信城社區廣場上,來自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福建、江蘇等多地的40多名大學生村官濟濟一堂,他們帶著自己種植或生產的特色農產品“進京趕考”。

在短短幾周的籌備后,這場公益展銷活動就得到了近百名全國各地大學生村官的響應。盡管沒有資金的支持,各地的大學生村官仍熱情不減,有的通過物流運輸,有的打包自己開車趕來,有的托付同縣的村官代為展示,都希望把自己的農產品面對面介紹給北京市民。

“這是我們第一次組織大學生村官農產品走進社區的活動,社區里的城市居民能借此看到村莊的發展,吃到原汁原味的農副產品。”作為聯盟主席也是一名資深大學生村官,胡建黨覺得這次活動意義非凡。“大學生做事的激情能把鄉村與城市串聯起來,我們創業聯盟通過整合社會資源,給大學生村官帶領老百姓干事提供一個平臺,讓城市看到鄉村的美好,帶動農村的發展。”

活動當天,中組部組織二局副巡視員蘇金鑫、中組部組織二局六處處長魯曉東、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副會長白益華等領導也來到現場看望大學生村官和活動志愿者。蘇金鑫認真了解每一個大學生村官帶來的農副產品,看到活動現場的熱鬧場面,表示以后這樣的活動還要舉辦,要讓更多的大學生村官有機會參與進來,也讓好的農產品走進更多城市社區。

扎根基層練成行家里手

“我們團隊由三位85后姑娘組成,你可以叫我們木木、嘎啦果和雞蛋君。”這三位扎根在北京鳳凰嶺的大學生村官帶來了他們基地生產的有機雞蛋。其實,她們有意思的名字恰恰暗合了她們所運用的林—草—雞復合生產模式。

“傳統的林間散養雞模式,由于集群大、密度高,雞舍周圍容易出現大片裸露的光斑,地表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而所謂的放養地實際上就僅僅是集群的一個活動場地而已。”怎么能夠實現養雞與生態的雙贏,三位姑娘在不斷的探索嘗試中實現了果園生態草地低密度放養雞模式。“我們的草地群落蓋度達到85%以上,解決了林間土地長期板結的問題,土壤的孔隙度加大,保水性和通氣性都變好了。”侃侃而談的嘎啦果姑娘大學讀的是經濟系,說起扎根基層兩年多的收獲,除了皮膚變得黝黑,更多的是關于林下種草養雞的養殖模式技術的研究。“對我們三個來說,堅持做這個事情就像在堅持一個夢想。現在我們每天只能產2000顆蛋,總是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我們希望把這個養殖技術推廣出去,讓更多人能有機會吃到健康美味的食材。”五年來,林下種草養雞模式已經在北京6個區8個種植養殖企業、合作社做了示范推廣1000余畝,共放養北京油雞10萬余只。

其實,村官的工作是瑣碎和忙碌的。日常要負責村里的安全生產檢查,落實生育政策,調解村民矛盾,輔助完成人口、經濟、土地各方面統計工作,組織文體活動、評比活動,基層黨建工作等等。也正是比較寬的工作接觸面,讓他們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群眾所需上,在日常工作中練成了行家里手。

新小集是河北唐山一名大學生村官創辦的品牌,今年她們也嘗試了在微信群里直播割蜂蜜過程,她認為這樣能很好地增加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信任。“我在村里工作這幾年,基本上每天都和農民同吃同住,誰家的李子熟了,誰家的酸梨皮薄水分大,我都門兒清。”早就跟農民打成一片的她時常體會到農民帶給她的簡單快樂,也更想分擔農民的煩惱與困惑,所以她為幫農民把綠色無公害的農副產品推銷出去作為自己的一項分內工作,不斷嘗試新的工作方法。

“我們在割蜂蜜前一天開始建這個微信群,并發布公告‘此微信群只用于此次蜂蜜直播,活動結束后即解散’,這樣做也是出于不對顧客日常生活產生困擾的考慮。”大家對直播的熱情大大超出了她的預期,短短一天時間群成員就達到了上限。第二天一早,幾名村官就來到了蜂農家里開始了直播活動。“我們通過視頻給大家介紹不同的養蜂規格,搖的蜜有哪些種類,怎么辨別好蜂蜜和摻雜質的蜂蜜。大家參與性很高,也紛紛進行評論。當天蜂農割了300多斤蜂蜜,全部賣完,而且我們采用了貨到付款的方式,讓大家真真正正買得放心。”她覺得通過這次直播活動,更加積累了基層工作的經驗,用大學生村官的信譽幫助蜂農銷售農產品更增加了她們的工作熱情。

改良工藝實踐科技興農

不知不覺沈朝增的展臺前已經聚集了很多顧客,三十幾度的高溫下一杯冷泡紅茶的清香能讓人神清氣爽。仔細看他的茶餅包裝,會發現一個特別的標志——“花繪北京?2016世界月季洲際大會”。原來,沈朝增帶來的二月山茶被指定為今年月季洲際大會的指定用茶,茶餅外包裝上那暈染開的彩墨正是月季花的寫意。“這個是五年以上的白茶,你剛剛品嘗的是正山小種的紅茶,還有這一款葉片發白的是白毫銀針,這個葉片呈灰綠、葉面肥嫩的是白牡丹……”對于展臺上的茶葉品類他如數家珍,甚至掏出手機給大家展示他們的種植基地、炒茶現場。

今年更讓沈朝增的大學生村官團隊驚喜的是二月山茶葉還被選定為即將召開的“第五屆國際食品安全峰會”指定用茶,而去年他申請的“一種前胡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也順利獲得了授權,專注于研發讓他們的團隊日漸擴大規模,成為擁有茶山、加工廠、實體店的完整經營體系。“今年我們柘榮縣趕上了一次比較嚴重的倒春寒,茶葉產量受到了很大影響,這樣農民的收入就會損失很多,但是這樣的災害天氣是沒辦法規避的,所以要下功夫提高茶葉的制作工藝,以優質取勝。”

展區內富含高科技的農副產品成果還有河南封丘大學生村官谷民行帶來的“生命果”樹莓飲品。谷民行稱自己為“新知青”(新時期下鄉知識青年),2008年他從大學畢業就加入了大學生村官的隊伍,希望通過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他這次帶來的生命果有機樹莓飲品是當地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十多家國內知名大學合作、科研的成果,不僅已經建成了5萬畝的有機樹莓種植基地,而且實現了樹莓產業技術轉化、種植推廣和樹莓產業化綜合開發加工貿易一體化。

八年的基層村官工作讓谷民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充分意識到科技興農的重要性。新入職時他就接觸到了村里種植的金銀花嚴重根腐病的問題,加上低迷的金銀花行情更是讓農民生活雪上加霜。經過調研,他與其他村干部一起幫助當地成立了第一家金銀花合作社,研發金銀花烘干機,經過幾年發展,封丘金銀花的品質不斷提升,成為加多寶原料基地,金銀花真正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產業。沿著這樣的發展思路,他帶著越來越多加入到隊伍中來的大學生村官為當地農業產業轉型不斷探索。

帶頭創業助農民增收

來自河北遵化的村官高明智是已經小有名氣的“燕鄉農夫?栗志”電商銷售品牌的創始人,在他的帶領下,當地成立的西三里鄉供銷合作社已經實現了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統一收購、統一新品種,在淘寶、京東等網站開設網店,并開發手機微信客戶端,實行“線上預訂、線下配送”,實現了產品的眾籌、預訂、采摘、配送一體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后,我們分不同標準價格從農民手里收板栗,第一次收不低于市場價格,銷售后再給農民每斤補貼2毛。”大學生村官帶著農民干合作社,讓農民有了主心骨,2015年僅板栗一項,帶動社員增收600余萬元。

在幾位著裝大學生村官T恤的年輕人中間,一位大媽正忙著給顧客遞上香氣誘人杏果。原來,這位大媽正是幾位村官服務的海淀蘇家坨的一位村民。“我們做村官除了日常工作,就是要給村民提供幫助,所以今天我們直接把村民帶過來,讓她能和社區居民面對面交流,把好的農產品介紹出來。”互聯網時代,人們對網上購物越來越依賴,幾位蘇家坨的村官想了想,就給當地村民注冊了一個“蘇家坨民俗采摘”微信公眾號,把村里們大家的采摘園信息都發布上去,吸引更多的人來采摘。

黑崖溝村書記劉偉也非常看重這次機會,他與黑崖溝健康蔬菜瓜果合作社負責人張紅亮一起帶著精心挑選的黃瓜、西蘭花、豆角、土雞等品種也參與了此次展銷。“發展社區農業能夠規避很多中間環節,讓消費者與生產者面對面,提高生產附加值。”劉偉覺得這次展銷活動為他們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他們考慮與北京一些社區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讓新鮮、優質、優價的農產品真正走進社區居民家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2016-06-2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激情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天天综合网久久综合免费人成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