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憶當年,難忘麥場;木凳偏坐,葵扇取涼;淚染斑竹,幕布一張。”電影在上個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這段時期對中國農村文化生活產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給幾代人留下了美好的人生回憶,北大著名伉儷學者湯一介和樂黛云將這些記憶賦在《影視三字經》中。
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經濟社會格局的變化,農村的露天電影逐漸黯淡,“機器銹了,隊伍散了,銀幕黑了”。《人民日報》1990年1月9日《鄉里人需要好電影》報道:“農民八億多,電影三部半。”農民不愛看電影了嗎?是農民遠離了電影,還是電影遠離了農民?
露天電影在農村盛行的年代,電影放映主要靠行政收費和計劃分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傳統的電影放映模式被打破,而新的模式未能建立起來。在絕大多數農村,沒有設施齊備、環境舒適、觀影效果更佳的電影院,以致于2016年我們在媒體上還能看到“小汽車越來越普及,農村人也進城看電影”這樣的報道。農民不是不愛看電影,而是想看電影看不著,為了看電影還得進趟城,如此麻煩,“不如在家看電視”。
另外,電影票價的高昂,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動輒上百元一張的電影票,普通老百姓直呼“看不起”。對于有些農民來說,最新上映的電影相當于奢侈品,思來想去,“還是在家看電視吧”。
雖然在家看電視或者在網上看電影省時、省事、省錢,但和在影院看電影獲得的體驗畢竟不同,大熒幕仍有其無法替代的獨特魅力。
為解決農民看電影難的問題,有關部門和公益組織做了許多努力和嘗試,比如開展送電影下鄉等活動。不過,在一些農村地區也出現了影片上映后,觀影的農民少,還有部分人提前離場。對于這種現象,有人說,“別把農村想得和抗戰時期一樣”。
如今,農村群眾的經濟條件、生存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更多農民正在走出農村,逐漸與城市融合,見識已今非昔比,對文化生活的要求自然也是與時俱進。以前,大多數農民都對電影不甚了解,現在,很多人知道3D、IMAX,并且在影院切身體驗過現代的觀影模式。他們也渴望像城市人一樣,在舒適的環境中欣賞國內外大片。而組織方卻忽視了農民的真實狀況和需求,拿一些過時的、不接地氣的作品給農民看,受到“冷遇”成為必然。
今天,中國的電影產業與上世紀90年代早已大不相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電影銀幕已超過4萬塊,躍居世界第一。然而,又有多少塊大熒幕是屬于農村的?
在市場化的今天,大多數影院會選擇建在人流密集的商業中心,那里聚集了具備較高消費能力的人群,他們貢獻了絕大部分票房。而在農村,有很多人盡管已經積攢了一定的財富,卻依舊不是文化消費的主力。
當農民的物質需求得到了滿足,精神需求怎么辦?政府應該怎么做?日前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服務保障法》明確提出,“國家重點增加農村地區圖書、報刊、戲曲、電影、廣播電視節目、網絡信息內容、節慶活動、體育健身活動等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面向農村提供的圖書、報刊、電影等公共文化產品應當符合農村特點和需求,提高針對性和時效性。”如何向農村地區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產品,能否為農民創造更優越的文化環境,看似小問題,考驗的卻是地方政府的服務意識和執政水平。
露天電影曾經滋養了無數農村群眾的精神,直到很多年后,許多人回憶起當年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電影主題歌,都會流露出幸福的神情。推廣公共文化服務的意義不正在于此嗎?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農村青少年在健康的文化氛圍中成長,多為他們放幾部好電影,方法就是這么簡單。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