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勢下,民政部門承擔著社會保障、社會事務行政管理及基層政權建設等職能,具有廣泛的群眾性、社會性、多元性和突發性特點,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但農村民政工作卻仍然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和束縛,新老矛盾相互交織,給農村低保、五保供養、醫療救助、敬老愛老、救災救濟、雙擁優撫、評殘助殘、殯葬管理等各項工作都增加了難度。從事民政工作的人員必須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切實做好民政工作,充分體現黨和政府的溫暖,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群眾對民政工作的滿意程度取決于民政部門為群眾服務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取決于民政工作人員的工作方法和思想作風。隨著形勢的發展,農村民政工作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有增無減,工作領域越來越廣,工作任務越來越重,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工作標準越來越高,對農村民政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民政工作人員要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做好民政工作,就必須加強學習,熟練、系統、全面地掌握與民政工作密切關聯的政策及法律法規,在具體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據、得心應手。
二要時時做到廉潔自律。只有身正才不怕影斜。農村民政工作人員要自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侵襲,做到自強、自省、自警、自勉,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把黨的群眾路線融會貫通到民政工作的熱點難點中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潔身自好,一身正氣,時刻把黨紀國法當做工作和生活的準則。
三要處處體現公平公正。農村民政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并且具體地涉及到群眾的切身利益。這就需要對每一項工作都把握好政策尺度,做到實事求是,公平公正,還要及時予以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尤其是專項資金要真正做到專款專用,確保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發放等規范有序。
四要培養樹立情感意識。農村民政對象相對來說比較復雜,老弱病殘者有之,私心較重者有之,不明事理者有之,五花八門,情況各異。作為農村民政工作人員決不能嫌棄他們,疏遠他們,躲避他們。這就需要在平時的時候多接觸他們,與他們培養起深厚的感情,通過情感交流的互動,促進工作的開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湘潭在線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