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夏巾幗:寄宿學校

[ 作者:夏巾幗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21 錄入:12 ]

原題:寄宿小學——家庭教育功能的進一步弱化

縣城新成立了一所寄宿學校,包括小學部和初中部。這是一所私立學校,該學校的“硬件”配套設施很不錯,空調、電扇和洗衣機等設備齊全,并且每個班級配有幾名生活老師,給學生提供幫助,當然,該學校的收費較之公辦學校貴很多,大約每學期7000——8500元。該校的全封閉式管理(每月末4天假期)是強制性的,即必須入住學校,無論是否你家就在學校附近。

引起我興趣的是在這所學校,學生從初等教育就開始寄宿生活?!澳敲葱∧苷疹櫤米约好??”這是我的第一反應。一般來說,小學生的生理年齡范圍在6、7歲——12、13歲之間,真的難以想象這么小就要學會全方位的自己照料自己,而且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當“太子”和“公主”來養的,都寶貝得不得了。父母們會放心把孩子全托給這所學校嗎?我甚至覺得該學??赡軙猩蛔?,但是據有關家長介紹,該學校自去年建校起,就“供不應求”。那么,我的問題出現了:這所學校能經營下去必然是滿足了某部分群體的需求,那么,這部分群體有哪些特征?又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他們這些特征?由于一些原因,資料收集主要來自一些人員的閑談,其確切性還有待考證。我只針對小學生寄宿這一些現象來進行分析。

小學生尚未經歷教育系統中的選拔淘汰環節,即升學。因而這種寄宿制的存在并不是由以往的教育選拔制度所造成的。據了解,這些學生大多數是留守兒童或類似留守兒童,也就是說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跟祖輩生活在一起,或者寄人籬下,就學壁壘和高昂的費用讓孩子只能留在家鄉上學。有的父母雖在身邊,但都忙著自己的事業,也沒時間管孩子。

中國家庭歷來講究“父慈子孝”,“養不教,父之過”的傳統,注重家庭教育功能,子女在家庭中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學習生產生活方式。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家庭也經歷了由“大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變遷,無可否認,家庭的教育功能被弱化但仍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小學生寄宿制的出現,在我看來,是家庭教育功能的進一步向機構教育的轉移。一般來說,小孩子長到6、7歲,在家里學會的不過是吃飯穿衣等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簡單的語言表達,而在寄宿學校,這意味著他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將幾乎完全依賴學校這種教育機構。這種機制的“好壞”難以評說,畢竟對于這部分孩子而言,家庭教育本來就處于缺位狀態,而且孩子的后續發展也需要追蹤研究才能得以說明。

接下來,我將嘗試著分析小學生寄宿制出現的原因。當然,這部分的涉及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從而反映的是家庭教育功能的進一步弱化,而機構教育對之進行的彌補,但家庭教育功能是否能被學校所替代,這個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思考。

其一,小學生寄宿制存在的一個根本原因是父母在子女生活中的缺位。我們可以推算一下,這批學生的父母輩是70后、80后,并且80后居多,他們深受社會轉型的影響,是新生代農民工的主力軍。這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停留在農村,不知是否是盲從,似乎他們認為只有去“外面”才有發展的天地。不可否認,現在農村里的主流觀念在于:誰家的年輕子女呆在家里不外出謀生是會被恥笑的。再也不是“父母在,不遠游”的場景。很多孩子出生不到一年就與父母分離,和祖輩生活在一起,父母在他們的生活中完全缺位,在農村這似乎成為了一種常態。但是,將孩子帶在身邊對年輕的父母來說是沉重的負擔,城市的生活水平太高,而孩子的費用更高,在這樣的壓力下,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都不敢輕易要第二胎,紛紛表示“等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再說”。這也表明,在結構性因素的影響下,年輕父母的自我發展觀念和生育觀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其二,祖輩加孫子輩這樣的組合在教育上出現了一定的問題。農村里有一句話叫做“隔代親”,也就是說,祖輩對孫子輩格外地疼愛甚至是溺愛。這樣就導致祖輩對孫子輩百依百順,以至于孩子形成頑劣的性子,無法管教好。并且祖輩年齡頗大,與孫子輩之間的代溝更深。這里,大眾傳媒和影視音像發揮了重要的社會化功能,因為電視和網絡是孩子的重要消遣工具。在這一點上,祖輩幾乎完全跟不上孫子輩的步伐。等家長發現不對勁兒時,“問題小孩”已經養成。因而,小學生寄宿制滿足了父母輩對孩子生活管教和文化教育的要求,據說,在這所封閉式學校里,孩子們看電視的時間是有規定的。而且,很多時候,父母覺得自己在教育孩子上處于“無能”狀態,所以他們反而愿意相信學校。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缺位成為必然和祖輩的教育問題,使得小學生寄宿制得以發展,而家庭幾乎喪失教育功能。這是否是必然趨勢?家庭教育功能是否能被機構教育所替代?這些都是難以回答的問題。假如小學生寄宿制成為必然趨勢,再加上現在的孩子兩、三歲就被送到托兒所和幼兒園(一般是全托的,即孩子白天一整天呆在學校,晚上才被接回家),那么,機構教育似乎已經包攬了每個人的基本社會化任務。那么,我們的“核心家庭”也會失去一個主角,將不再是“核心家庭”,一種新型的家庭類型將誕生。這是否會影響到家庭的穩定性和孩子個性的形成,對親子關系又有怎樣的影響,都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從另一個方面設想一下,似乎促進與村相連的小城鎮的發展,并使人們意識到不用“外出太遠”就有不錯的發展機會,可以對小學生寄宿制的發展產生阻力作用,畢竟民辦學校要實惠得多,從而使核心家庭得以保存。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鄉土 微信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月天久久成人AV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在线的Av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