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監督權交給群眾”,是中紀委2015年反腐工作的重心。時隔一年,把“監督權交給群眾”依然是治理腐敗最重要的手段,依然顯示出在治理腐敗工作中強大的生命力。
人民群眾是反腐敗的力量源泉,“把監督權交給群眾”,腐敗就沒有藏身之地。回顧近年來,“老虎”落馬的軌跡,可以清晰的看出人民群眾監督的強大力量:據《搜狐財經》報道,十八大以來41位副省部級以上干部在被調查前,共有23人曾被舉報,其中9例為網絡舉報。23個舉報案例中,有6例為實名舉報,其中5例也是被網絡反腐打倒.據《華商報》報道,群眾實名舉報,陜西牽出腐敗窩案:鹽務局一正兩副3名局長獲刑;岐山教體局原副局長因受賄罪被判8年……群眾監督對“蒼蠅”和“老虎”級官員均產生了極大的震懾力。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重要法寶。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取得各項勝利的重要保證。廣大群眾對不良作風深惡痛絕,要不要創造條件暢通公眾參與渠道,愿不愿發動群眾積極監督,能不能及時回應百姓關切,本身就是對各級紀檢部門的最大考驗。治理腐敗是紀檢部門的職責,聯系群眾是反腐工作能否取得勝利的最有力的武器。
“治理腐敗最終目的就是要讓當權者不敢腐”。“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綜上所述,把監督權交給群眾,這是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讓官員“不敢腐”、“不愿腐”、甚至“遠離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只要群眾愿意參與反腐,看還有誰豈敢在腐敗呢?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東津路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