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史稱“苦瘠甲天下”的地方,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西吉、海原、固原等七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因為地處黃土高原,雨水奇缺,長年干旱,大部分地區生存條件極其惡劣,被聯合國認定為“全球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除了耕作的農民,還有很許多扎根鄉土的鄉村教師,他們耕耘在同樣簡陋的三尺講臺前。這些鄉村學校設施簡陋,年級建制不全,有的教學點甚至僅有一名教師和一名學生。但是堅守在最貧瘠土地上的鄉村教師們默默的奉獻和付出,為無數的農村孩子點亮了知識的明燈,開啟了一扇扇人生理想的大門,幫助這些農村孩子通過知識去改變命運。
我國目前有300多萬鄉村教師,直接影響著近5000萬鄉村兒童。據教育部此前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3年間,全國鄉村教師數量由472.95萬降為330.45萬。短短三年時間內,鄉村教師流失人數達142.5萬,流失率達30%。堅守在西海固的鄉村教師更顯不易。
西吉縣白崖鄉小坡村,一場暴雨停歇的傍晚,一縷余暉照射在黃土高坡上,原土地被染成了金黃色,這片缺少生機的土地瞬時散發出了一種大西北獨有的粗獷之美。那天,一年中少能看見下雨的小坡小學的孩子孩子們異常興奮。
清晨,太太剛剛升起,小坡小學的小學的操場上已經聚滿了晨讀的孩子,朗朗的讀書聲回蕩在黃土高原上。
小坡小學的校長王曉春,是寧夏地區“馬云鄉村教師獎”獲獎老師。在村小堅守15年,當地同行都笑稱王曉春為“最會要的校長”。“學校的圖書室所有的書柜和圖書,還有孩子們看電影的投影儀、乒乓球桌等等都是我要來的。”王曉春說的“要”,是他一直與外面的公益組織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孩子們需要什么他就去“要”什么。盡管條件非常有限,他總是想方設想滿足孩子們的需求。
村小的老師們通常都是要住校,王曉春校長會想著法子搞一些活動豐富老師們的課余生活。現在小坡小學兩年朱穎又是教英文又是教數學,還要負責學校圖書室管理工作和擔任保健室保健老師。在西海固的村小,因為師資卻很多老師是全科老師。朱穎剛剛進入2016年“馬云鄉村教師獎”300人入圍名單。
李興元,在西海固的鄉村小學教了40年書,今年9月就要退休了。目前他是西吉縣王民鄉二岔口小學唯一的鄉村教師,而學校唯一的學生是在讀二年級的楊靜茹。從前年開始村子其他的適齡孩子都隨父母到打工地去念書了,學校就剩下楊靜茹一個學生。李興元說,即便只有一個學生,這里還是一所學校,與其他村小并無不同。
為了讓李興元更好的教學,妻子多年來一直追隨他,駐點在學校照顧他的起居,給了他很多的鼓勵和支持。放學后,李興元在看電視,妻子則在房間繡十字繡打發時間。
西吉縣王民鄉二岔馬小學有三名教師,從學前班到三年級僅有31名學生,這里山高路窄,與外界溝通甚少,學校條件極為艱苦。52歲的校長曹旭升負責學前班和二年級學生的全科教學,另外兩名代課教師楊立強和楊軍成兩人分擔了三年級和一年級的全科教學。圖為被黃土高原包圍的二岔馬小學。
二岔馬小學小學的孩子們每天都要走數十公里的山路來學校上學,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依靠徒步。
49歲的楊軍成每個月只能領到800多元的工資,已堅持代課20年。三年級教師楊立強也是一名代課教師,教齡20年,每月工資800元。
同心縣下馬關中心小學的數學老師白星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因為肢體有殘疾考上寧夏大學的他也沒有被錄取,最后因為吳忠師范學院校長的同情,他才沒有與大學失之交臂,并如愿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他把老校長對他的那份關愛也毫無保留地傳遞了給他的學生們。在他的課堂上,孩子們像玩耍一樣活躍積極,充滿了樂趣。白星沒有把自己當成是孩子們的老師,而是一位大朋友。他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在寧夏鄉村小學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并獲得2016年“馬云鄉村教師獎”第一名
白星在教學上常常讓學生上講臺做小老師,鼓勵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右腳有殘疾的白星平時都是用電瓶車代步。在鄉村小學很多老師都希望孩子能抓緊一切時間去學習,而白星不一樣,他常常跟孩子們說,要學會玩耍。玩得開心,才能學得盡興。他的大姐和二姐也是小學老師,是名副其實的鄉村教師家庭。
位于同心縣喊叫水鄉新莊子村,因為地處寧夏干旱帶,常年缺水土地貧瘠,自然環境非常惡劣。馬玲花老師所在新莊子小學就在這個干旱帶上,這是一所擁有200多名學生的完全小學,學生的家境都不堪理想。馬玲花除了日常的教學之外還非常熱衷于公益,是多家公益組織的志愿者,無私幫扶貧困老人和孩子,為他們解決實際的困難。在鄉村小學,孩子們的娛樂非常少,馬玲花老師帶孩子們一起利用廢棄物品做一些好玩的事情。馬玲花在貧困學生的家中家訪,并聯系公益組織給困難的孩子提供幫助。自掏腰包和學校的老師一起包餃子改善伙食。鄉村教師多為夫妻搭檔,工作日都住在學校。
海原縣曹洼鄉白崖小學佇立在荒蕪的黃土高原上,山頂是成排的風能發電機,常常在深夜發出噪音。白崖小學在當地是條件最為艱苦的一類村小。要硬件沒硬件,要軟件沒軟件,經費也非常緊張。教了21年書的校長安衛成說,在他任教過的所有鄉村小學里,就沒見過像白崖小學這樣條件艱苦的學校了。除了校長安衛成,白崖小學有一名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和一名代課老師和26名學生。上級部分撥發的教育經費在支付了代課老師的工資之外,幾乎沒有什么結余。
安衛成有一輛跑了十幾萬公里的奔奔轎車,學校交通極為不便,他常常私車公用,給孩子們拉一些物資,送孩子去醫院,替學生家長取快遞什么的。
下雨了,白崖小學的孩子們樂得開了花,在操場上玩起了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常年干旱的海原縣一年下不得幾場雨,大家看到雨水都非常激動。
代課老師楊雄在給孩子們上課,白崖小學有三名教師,楊雄是唯一的一名代課老師,曾經在城市打工多年又返回村小擔任代課老師,還是心中熱愛著這份人民教師的職業,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
孩子們排隊在學校吃營養午餐,很多孩子在學校的伙食比在家里吃得要好得多。
安衛成有三個孩子都在縣里上中學,當日為星期天孩子們即將去學校,安衛成給孩子們發本周的零花錢。安衛成和楊雄在打掃學校的意見儲物間,因為長期經費缺乏,這里堆積了很多從外地捐贈過來的體育設施,都無法動工使用。
海原縣史店鄉中心小學的老師李玉蘭平時要在家中喂羊。她的工作日和同為鄉村教師的丈夫都住在學校,周末放假才能回家。在鄉村小學很多像他們這樣的夫妻搭檔。在家中她是賢惠的妻子,包攬了家中的一切家務事。李玉蘭在閑暇時光總是會和婆婆和弟媳聊起自己在三亞領取“馬云鄉村教師獎”的經歷。那是她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看見大海,三亞的見聞讓她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也更加堅定要培養自己的學生都要走出去看看。李玉蘭的丈夫也是一名鄉村教師。李玉蘭每一周都有一趟興趣課,教孩子們繡十字繡,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馬玉公益基金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