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老家人習慣叫山芋,也有人叫地瓜。過完年,農歷正月底二月初,家家都在土炕上頭騰出(空出)一塊地方,鋪上濕土,擺上一塊塊地瓜,再用濕土淺淺地埋好,蓋上草苫子。每天撒一遍水,七八天后就開始陸續出芽。
天天看,天天看,生活有了希望,日子說不出的甜蜜。年輕時候的事,現在與老伴回憶起來,還很有幸福感。
那叫“養芽子”。栽地瓜的第一步。之所以叫“栽”不叫“種”,可能是因為芽栽,不用撒種之故吧?與種別的莊稼不同。
地瓜也是莊稼,很多年,曾是老百姓的主食。災荒年月,瓜菜代的日子,糧食奇缺,地瓜倍受歡迎,為什么?產量高!每畝最高可收四五千斤。雖然營養價值不高,能填飽肚子。
芽子越出越密,越長越高,一個多月后,長到一扎多高,就用剪刀剪下來,綁得一把一把的拿到地里栽種。栽前在整好的地里打上“輪”,就是土埂。因為地瓜怕澇不怕旱,只要旱不死,越旱越甜,栽到地埂上最好。避水,易拱土,長得塊大,刨的時候也省事。
栽時如果地太干,也不行,不易成活。要提前在埂上間隔一定距離挖些碗大的小坑,澆上一瓢水。趁著地濕栽上,封上土。翻過秧來就省事了,看見有草,拔掉即可。秧子長了要順順,讓秧子往同一方向長,隔一段時間還要往相反的方向翻一次,防止秧子在地上扎根,分散地的肥力。秋天一到,地下芋塊長大,根部拱出一個個大裂縫,就到了刨的時候。
記得我上小學時,學過一首歌叫《拉地瓜》,歌詞是:“家有二畝地呀,種上了大地瓜呀,一年的吃穿全都靠著它。單等著秋風一起地瓜大呀嗎大地瓜,伙計們使把勁兒呀,一起往家拉,拉,拉地瓜。”過了沒多長時間,歌詞改了:“隊里有塊地呀,種上了大地瓜呀,一年的吃穿全都靠著它,單等著秋風一起地瓜大呀嗎大地瓜,同志們使把勁兒呀,一起往家拉,拉,拉地瓜。”從歌詞的變化看出農民由單干走向合作化的足跡。
生產隊大田栽地瓜也養芽子,特意搭火炕,安排人專門燒火。一地一地的,養得多。集體刨了分到各家,大車小輛地往家拉。嘻嘻哈哈,大聲說著話,一路流淌收獲的喜悅,也是一道鄉村風景線。
地瓜的吃法很多。既可以整塊的洗凈蒸熟吃,也可以生吃。可以切成小片煮地瓜玉米面糊涂(粥),好喝又養人,都喜歡喝。為了保存,防止凍壞,家家挖地瓜窨子。就是一人多深的土井。底部放大,堆放地瓜。更多的是切成片曬瓜干磨面蒸窩窩。蒸出的窩窩甜軟有彈性,如橡皮做成,好吃不好看,黑。五八年大躍進時,出過一本書,厚厚的專介紹薯類食品的做法。曾經流行一時。
在我的記憶中,有一件關于地瓜的趣事。是在上世紀58年冬天,大躍進的時代。那時我剛去樓南師范上學。上午上完兩節課,是20分鐘的大班空。有一天,我見同學們往前邊黨團辦公室院子里跑,我也跟著去了。
到那里一看,才知是參觀地瓜。院子中心,十幾個聯椅圍成一個大圈子。圈子中心放著一大堆地瓜。我們只能遠遠地站在圈外看。有人介紹說,那是某縣放的地瓜衛星。進京展覽路過聊城,讓本校師生參觀受教育。(“衛星”即拔尖產品,當時的流行語。)整堆地瓜是一棵,大小21塊,總重367斤12兩。兩是小兩,相當于現在7兩半。上邊地瓜梗像人的手脖子一般粗。地瓜上還有沒刨凈的土。不讓靠近,估計是怕有人用手碰到,不小心碰壞了。
當時只是我只是覺得震驚,感嘆大躍進創造奇跡,沒多想。后來聽人說,那是有關部門組織人用地瓜塊制作的,算是工藝品,假的。出名就難免有假,人是,地瓜也是。在那浮夸風盛吹的年代,這事不奇怪。
上面是說春天栽的地瓜,叫春地瓜。麥后栽的,叫麥茬地瓜,也叫夏地瓜。不用養芽子,從春地瓜地里割秧子,截成小段栽種在麥茬地里,也是秋天成熟,生長期短,也甜,有點發脆,沒春地瓜甜軟好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濃農鄉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