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錢生錢”的虛擬經濟在縣域發展還很滯后(例如證券業、博彩業等),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依賴實體經濟,尤其工業經濟。但是,由于壟斷、競爭、科技含量、資源稟賦、市場意識、人才人脈、招商引資、縣域定位等問題,一些市縣的實體經濟出現不增反降,或是大面積倒閉潮。為什么會出現如此現象呢?大致如下:
1、屬于正常的擠泡沫。以前單純追求GDP,一些縣市硬把數字往上拽。把經濟發展的動力,放在投資拉動上,千方百計找項目,千方百計搞投資,千方百計尋老板。十八大后,部分縣市取消了GDP考核,前些年咬緊牙關苦撐的局面沒有了。就全國而言,不再追求增長速度,黨員干部沒有了比速度的壓力,開始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同時,也有制造業轉型的客觀使然。
2、融資成本居高不下。難獲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利率被上浮。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部分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進行了上浮,平均水平是基準利率上浮30%左右。還有評估、擔保等一系列支出,實際支出最低12%,最高30%。雖然小微企業向銀行貸款的名義利率,較之其他方式不高,但包含很多隱性要求,致使其綜合成本上升。
3、額外負擔過重過多。行政項目收費多。最少的行業,有20多項收費;多的,100多項收費。縣市,不包括垂管部門,30多個政府部門都有數額不等的收費項目。審批就是收費,年檢就是收費。而且,一些收費文件早就過期了,還在繼續收費。尤其是名目繁多的基金。行政處罰亂。許多行政處罰就是一個紅頭文件,有審批權的部門,都有處罰權。處罰又被簡化為罰款,企業“攻關”能力不強,罰都被罰垮了。履行“社會責任”名目多。對縣市企業而言,發展離不開縣市的支持,因而對縣市提出的諸如慈善、獻愛心、扶貧、援建等就不好拒絕。
4、個別縣市手伸得長。縣市國有企業已經少得可憐,因此,民營企業就成了縣市熱衷的對象。企業經營景氣的時候,一方面是幫助企業搞擴張,而不顧企業是否有這個實力、條件;另一方面,是組織企業參加費用不菲的高端培訓、考察。企業經營不景氣時,又采取所謂的一企一策的辦法,幫企業融資,催企業生產,甚至派干部去掛職,事實上是瞎指揮。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市縣項目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