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鄉土”這兩個字,就會讓人想起許多許多!
“鄉”的繁體“鄉”是個會意字,表現的是兩個人相向對坐,共食一簋,用酒食款待別人的情狀,是人與人平等的面對面地坐在一起,輕松愉悅地吃飯飲酒。這里沒有尊卑之差、長幼之別、男女之分、高下之區,有的只是人與人至真至愛的那種情感,那種鄉情。
現在有很多社會形態,什么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都是人類用盡心思,煞費苦心想出來的,但是到頭來還是沒有鄉誼之情能讓人流連忘返,更充滿魅力。有人愛講“普世價值”,雖然我不相信有,如果非要說有的話,我寧愿相信“鄉情”。儒家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有人就建議在“修身齊家”之后加上“化鄉”,然后再去“治國平天下”,這個“化鄉”加的很好。
“土”為五行之一,諺語“萬物土中死”和“土為萬物之母”之說,“土”還有大地的厚德。這也讓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
民國時期,有一個蘇州太湖的年輕人到重慶做買賣。過了一段時間,感覺身體不是太舒服,心情不暢,總是打不起精神,到很多醫院檢查,也找不出原因。后來去看了一位老中醫,老中醫說他確實有病,而且病得不輕。年輕人趕緊問是什么病啊?老中醫的回答讓人吃驚:“相思病”!思什么呢?思故鄉。怎么治療呢?就是用故鄉的土,用水攪和攪和,服下去,幾次就沒問題了。到哪兒找故鄉的土啊,老中醫就說,你到魚肆去看看,買幾條太湖的咸魚也行。這位年輕人買了幾條太湖咸魚,吃了幾天,果真什么病也沒有了。
過去如果出遠門,家里的老人總會包一包土放在匣子的最下面,不是太明白,現在才感覺到故鄉的“土”竟是那么神奇。
“鄉土”是家鄉、是故土,是一個人出生成長和長期居住的地方;也是一個人能喚起美好回憶的源泉,有時還是一種很奢侈的想象;更是無數游子一生魂牽夢縈的精神家園。
離了“鄉”,離了“土”,就找不著北;沒有了“鄉”,沒有了“土”,就會成為孤魂。所以,賡續“鄉土”文化,吾輩責無旁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鄉鎮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