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陜西考察期間專門來到“農科新城”楊凌,為“農民創客”“職業農民”打氣鼓勁,勉勵當地打造人才高地,形成制度紅利輻射全國,讓農民獲得更多收益。
食為人天,農為正本。在我國發展版圖上,農業、農村、農民是大頭,“三農”發展得如何,不僅直接關系到一個巨大群體的基本生存,更關系到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關系到各項事業的振興與發展。農業生產影響農民生活,農民生活影響社會穩定,反過來,社會穩定又將影響農業生產。只有農業生產能讓農民有活干,有飯吃,有收入,才能維護社會穩定,確保國泰民安。但從目前的情況看,農業仍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短腿,農村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三農”問題是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農民創客”之所以引發關注,就是因為人們從這個群體身上看到了撬動“三農”問題的新支點。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勁風,“三農”的活力不斷釋放,農村中蘊藏著的創新因子也在不斷激活。“中國網店第一村”義烏市青巖劉村,農民們乘著電商的快車發家致富;井岡山下的泰和縣,田間地頭的致富能手搞起了“創客空間”;白茶聞名的浙江安吉,“茶二代”返鄉創業,讓白茶開起了“互聯網之花”……在一批“創客”的引領下,農民本身也在潛移默化發生著轉變,過去的身份屬性,正逐漸讓位于職業屬性。在很多人看來,現在農民與教師、程序員等一樣,是一份職業,廣袤的田野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正在不斷涌現。他們有的是在城市闖蕩后歸鄉的農民工,有的是求學返鄉的高校畢業生,有的是眷戀鄉土的大學生村官,他們將“雙創”的星星之火帶到了農村,讓人驚喜。
事實說明,創客可能出現在中關村大街的寫字樓和咖啡館里,也可能出現在田間地頭、泉潭山澗。他們像一泓活水,涓涓而來,讓農村煥發著新的生機。以往提到“三農問題”,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扶持,是“三下鄉”。如今看來,傳統的“輸血”不能少,農村的“造血”也亟須提升。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比如,農產品需求升級了,有效供給跟不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到了極限了,綠色生產跟不上;國外低價農產品進來了,國內競爭力跟不上;農民增收傳統動力減弱了,新的動力跟不上。這些難題的破解,都有賴于農村自身創新精神的培養。借助新理念、新技術,讓更多創客從農村土地里生長出來,形成自我“造血”的創新機制,“三農”才能不會再是一個問題,而成為國家改革突破的希望。
按照農業部2017年初新規劃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量將超過2000萬人。新型,意味著活水,預示著潮流。期待更多“農民創客”在禾苗谷穗間成就輝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日報 2017年07月14日03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