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受農產品價格波動,整個行業農資行業都顯得疲軟,幾乎每個人都在叫喊生意干不下去了。
生意難干,分兩種,一個是整個行業都難干,一個是只有你自己難干。如果別人都干的很好,而你自己干的不好,那是你自己的問題,要從自己身上去考慮。整個行業難干,又分一種周期性的波動難干和行業日落西山的衰落。如果行業是日落西山的衰落,就什么都不用考慮了,立馬轉行就行了。但是,農產品價格因素起來的難干是屬于周期性波動的難干,就是說這一段時間農產品價格低了,農民投入積極性小了,我們難干了,但是這個周期肯定會過去的,農產品的價格早晚是要回升的,當農產品價格回升以后,我們就又可以好干了。所以,面對這樣的難干,我們根本就不需要驚慌,能做的,只是等待,等待周期性過去,如果這個時候自己不能學會等待,盲目的急躁就很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到一種惡性的循環中,比如說,農民不舍得投入了,自己就做一些假冒偽劣的便宜產品去糊弄農民,結果得不償失。
等待,需要耐得住寂寞和沉得住氣。
當然,等待是一種比較常規的方法,而在能力允許的情況下,還是應該往前去探索一步的。
這一期,我要和大家聊的是一種積極的探索方法。
拿蘋果舉例,現在好多蘋果都爛到家里賣不出去了,社會上各種蘋果滯銷的新聞;但實際上那些品質優秀的蘋果仍然是不愁銷路的,相反他們早早的都已經賣完了。前一段時間去三門峽和運城、渭南等地轉了一圈,發現,賣不出去的蘋果一般都是品質不太好的,或者地方特別偏僻不好運輸,又或者當地種植面積太小,根本就不夠客商配車的。而那些真正品質比較好的蘋果銷路還是很不錯的。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是在洛川,當地很多農戶蘋果一塊三一斤都賣不出去,但是這個大伯的蘋果一塊六被搶著要。當然,一塊六一斤的蘋果和行情好的時候相比,肯定也是要低一些的,但是,因為品質他比其他農戶收益要好很多。
農業本身就是一個周期性的行業,看什么賺錢了,大家一窩蜂的全部去種植,然后價格就會一落千丈,價格一落千丈后,大家又都不種植了,然后價格就又上去了。整個周期下來,平均一下其實還是賺錢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我們發現,那些注重品質的農戶總是比那些不注重品質的農戶賺的錢多,為什么呢?
山西的一個農戶給了我們答案,他說:
我種地就舍得投入,就追求品質,果子價格高的時候我一直摟著不賣,賣的價格要比其他人高很多;行情不好的時候,很多果子都沒有人要了,那些客商來了就先要我的果子。
同樣的事情,在海南我也聽一個收哈密瓜的代購說過,他說:
我們當地很多哈密瓜不熟就有人過來收,但是我不讓農戶賣,一定要種熟,因為種熟了的糖度高,甜,賣出去以后回頭客多;我們隔壁兩個鄉鎮種哈密瓜的自己把自己的牌子給砸了,賣給人家的哈密瓜不甜,半生不熟就給賣了,以后客商都不敢去他們那里收了;所以,價格高的時候,客商都搶著要我們這里的,價格低的時候,客商只要我們這里的,每次都是我們這里賣完了,沒得賣的時候,才輪到隔壁鎮。
這些事情都說明了,果品對銷售的重要性,相信很多經銷商也都懂,但是都認為轉變農民的思維太難了,根本就說服不了農民。
是的,我也認為農民很難被說服,不僅僅農民,任何一個人都很難被說服。所以,我想說一句話:
說不如干,聽不如看!
他不相信,他不轉變,你就不要再給他說了,要做出來,讓他們看到。你應該著重的建立起來幾畝地或者幾個園子做樣板,幫著他們把果子的品質給提上去,然后賣到高價格了,真賺到錢了,農戶傳播起來是會很快的,沒有幾個人看到賺錢還不去干的。之所以不去干,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他們不知道投入以后到底會不會有回報,到底會不會賣高價格,所以他們才難轉變的。
做給他們看,他們就會給你變。
生意不好的時候,與其抱怨和恐慌,焦躁不安,不如去踏踏實實的做出來兩個樣板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資經銷商》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