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秘密:小城市卻可號令全球
中國的優勢,幾乎都集中到了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但是美國的很多優勢,卻是通過小城市來體現。它們低調,卻非常重要。
比如內布拉斯加州的小城市奧馬哈有巴菲特,他是全球投資者的偶像,他每年寫給股東的信,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傳遍世界。硅谷是另一個影響全球經濟的小地方,這里是IT與互聯網行業的圣地。像阿肯色州的本頓維爾、肯塔基州的路易維爾,中國人未必熟悉,但它們與中國人的生活高度相關。本頓維爾是沃爾瑪的總部所在地,路易維爾是肯德基(百勝集團)的總部所在地。
類似這樣極具特色的小城市很多,它們共同為美國的競爭力提供合力。它們絕非只是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大城市的補充,它們對于美國來說,甚至更為根本。它們規模雖然小,但是在某些細分領域,卻有強大的國際影響力。
比利時智庫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主任拉奇恩·薩利概括了塑造未來城市的六大趨勢。
城市化、新興中產階級與人口老齡化。大規模且快速的城市化將更多地出現在發展中國家。2050年,新興市場國家的中產階級將集中在現有及新興城市,這一群體將產生全球三分之二的消費量。
發展不均衡程度加劇。發展中國家的快速城市化使城鄉發展差距日益擴大; 即便較貧窮城市中的貧民區仍然吸引了大量人口,這說明人們認為鄉村的生活甚至不如城市的貧民區。
資源可持續性。城市對能源、糧食和水的需求極大,需要結合技術和市場手段,加大力量提高有限資源的使用效率。
技術變革。技術進步改變了產業結構。生產自動化和經濟全球化促使制造業及相關行業工作崗位流向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一些過于依賴某單一產業且政策和制度僵化的城市開始衰落,另一些適應性強、靈活度高的城市則愈發興盛,成為發達的服務業中心。
工業集群和全球價值鏈。跨國公司可被視為全球價值鏈的“系統集成商”,未來,許多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新一代大型跨國公司需要考慮總部及子公司的選址,這為城市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提供了機遇。
治理體系。當今社會信息獲取高度便捷化,對政府透明度和問責制的更高期待使人們對國家、政府及政界人士的信任度降低,歐盟外的超國家區域組織看似遙不可及,但這或將是其他國家發揮更大作用的機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佛山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