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潤生,10月9日早晨以102歲高齡辭世。這位被稱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的老人的去世,引發了人們無盡的思念。在他當年的門生——《中國稅務》雜志原社長張木生看來,杜潤生可謂那代秉持初心的“真”共產黨人中的最后一員,他們不為意識形態,而為人民切實利益,為了民族大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張木生上世紀80年代在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工作,杜潤生是他的領導。1990年之后,張木生有機會在生活中與杜潤生走得越來越近。張木生對杜潤生感悟日深。10月13日,張木生接受財新記者專訪,回憶了他心目中的杜潤生。
張木生說,杜潤生是一位秉持初心的“真”共產黨人,關鍵的一點,就是能夠身體力行,一絲不茍地堅持下去。一是善于講道理,善于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一是腳踏實地、真正從中國實際出發的工作作風和思想方法。
上世紀80年代,百業凋零,發展經濟、解決人們溫飽問題為急務。但文革雖已結束數年,多數人仍秉持慣性思維,搞“路線斗爭”,信奉“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似乎萬事沒有調和的余地。杜潤生卻善于“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用萬里的話說,讓他一講,不同意見的雙方都能接受。人們常常以杜潤生在1980年75號文中的“可以包產到戶,也可以包干到戶”來印證杜潤生在意識形態習慣思維包圍下的工作智慧。因此,杜潤生才得以波瀾不驚、有條不紊地推動 “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靜悄悄地走下神壇,卻未發生震動。
張木生認為,秘訣就在于杜潤生善于繞過爭論,用調研事實說話,并充分尊重不同主張,讓其各有空間。如何把中國的事辦好,讓人民得到實惠是核心。這一定程度上源于杜潤生本性具有的純粹和寬容。這位老人,非常有涵養,也非常高尚,他不僅讓人說話,而且要讓人服氣,其目的就是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辯論,最后激蕩出正確的適合中國實際的政策,但對自己卻考慮很少甚至沒有。“所以,大家都說杜老是云水襟懷,松柏氣概。”
對人,杜潤生總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包括整過他的人。有時,張木生對杜老講某人的問題,甚至口出貶語, 回答總是善意的,比如,“這人有長處”,“那人肩膀很硬”。“老人說過的最狠的話,就是說某個人不厚道。”張木生說。
杜潤生更是一個具有科學精神的人。張木生說,杜老在游泳和打網球時,特別講基本功,那一招一式相當專業。而他審閱過的文件和自己的文稿,細到標點符號都要改過,詞義的推敲更是細致貼切、頗見功力。
晚年的杜潤生,念念不忘”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農村改革。他告訴張木生,80年代五個“中央一號文件”解決的問題,無非是雙包到戶、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多種經營、農村可以自由、農民進城、貿易自由、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民營企業遍地開花。但是,中國沒有建立起來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那樣的綜合農協,農會也沒有建立起來。杜潤生說,讓農民自己掌握,自覺的、有組織的、有保證的去參加城市化,農民變成為市民。這樣,農民才真正有了國民待遇。
2007年,國內學界關于中國未來發展方向掀起了一股探討思潮。杜潤生也參與其中,曾經有過兩篇文章,一篇是針對民主社會主義的爭論,一篇是口述有關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歷史還原。九十多歲的老人堅持,中國不要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也不可能全盤接受瑞典模式,要解放思想,永不僵化,不被過去的錯誤的烏托邦式的信條所約束,堅定地走新民主主義道路。
九十歲高齡時,杜潤生一定要再去看看長城。站在長城腳下,杜潤生手搭涼棚,把長城的蜿蜒起伏看了一遍。他說,這是我最后跟長城的告別了。
如今,這位把長城裝在心中的百歲老人也駕鶴西去。張木生說,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是胡耀邦、萬里那代開明領導人時代的終結:富有民主作風,讓人發表各種不同意見,從不打棍子、扣帽子;腳踏實地,把中央和基層相結合,來研究和討論中國的問題和困難。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財新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