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由人組合而成,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要依靠人、實現人自身的發展,鄉村發展也不例外。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發展理念,正是順應這一社會邏輯的具體體現。最近,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因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社會主要矛盾,且這一矛盾突出表現在城鄉發展差距巨大、農村發展滯后的現實。目的是要通過促進農村的發展,實現全社會人的發展。因此,維持鄉村合理的人口結構,既是推行鄉村振興的目的,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
一、農村人口結構異變原因分析
鄉村調研統計結果顯示:目前鄉村人口大量外流、人口結構異變,主要體現在青壯年農民長期無序流動狀態上,它己占到農村流出人口總數的70%到90%之間。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
一,家庭承包制正在制約鄉村發展。家庭承包經營制的推行,曾經為推動鄉村的發展,釋放出了巨大的生產力,絕大多數農民解決了溫飽、收入也在持續提高。但與此同時,農產業己碎片化、村集體功能己喪失、農村已出現了難以持續發展的質變。隨著現代化、市場化、社會化時代的到來,家庭承包制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問題已突現。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國家采取了減免農業稅、農業直補、對口幫扶等政策和舉措。但具有超大體量、產業碎片化的鄉村,單純依靠反哺、扶持等“喂”的方式,顯然是“長不大”的。而且這些政策和舉措大多處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層面,并未直接面對鄉村整體功能的改善現實。從而難以阻止農村人口外流的步伐和改變農村“空心化”的現狀,更難以達成提升鄉村承載人口功能的目的。
二,農業已難以承載人口生存發展。在鄉村調研時,農民仔細算了筆從事農產業的收入賬:一般種一畝水稻每季至少要花費耕地成本在120元左右,而種子、化肥、農藥要花費350元左右,播種、收割又得花費450元左右,其它支出100元左右,一畝田的總花費至少在1000元左右。單季收成以畝產1000斤計算,每畝收入也不到1500元。不考慮水稻生長期的日常田間管理成本,農民辛苦大半年每畝得到不足500元的收入,僅相當于一個外出務工人員二三天的收入。而從事養殖業,除去飼料等成本,最終得利也差不多。而農村人均年日常消費支出至少也在5000元左右。也就是說,真正從事農業的農民是賺不到錢,要解決日常生活所需,必須到農產業之外才能找到生活。
三,農村社會和經濟發展缺乏動力。農村本是自然、人文和旅游等資源極豐富的區域,同時也蘊涵著巨大的消費市場、產業發展空間。但目前鄉村是凋敝的,問題在于鄉村經濟缺失發展平臺,而且真正可用于鄉村經濟發展的資源缺乏。一方面,作為農村最重要資源的土地,宜農用地為保糧食安全被嚴格保護,這無可厚非,但存在薄耕、摞荒和低效流轉。非宜農土地因遭遇使用政策的束縛,不能進入開發市場,基本處于沉睡、閑置狀態。另一方面,因自古至今農村主要通過家庭自擔養老,加之家庭還承擔著教育、醫療、住房等較大筆的開支。家庭難有節余,鄉村無經濟來源,導致農村自然、人文和旅游等資源得不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農村社會和經濟發展缺乏動力,農民對農村發展缺乏信心而外流。
四,農村缺乏個人發展的就業平臺。自家庭承包經營以來,一方面,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對生活的需求在進一步提高,為維持基本生活就業需求擴大。另一方面,農業機械化的普及、農業新技術的應用、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民就業空間進一步壓縮,就業需求擴大與就業空間壓縮的矛盾已經顯現。在此情況下,不僅農業自身并未給從業者創造新的機會,而且因鄉村集體經濟早已瓦解和衰退、非農產業不發達,農村發展又裹足不前。農民缺乏就業和個人發展可依托的平臺,不得不到農村以外去尋找發展空間。
顯然,在城鄉巨大發展差距的背后,鄉村己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承載人口生存發展功能正在喪失。
二、鄉村人口結構失衡帶來的后果
農民為了更好的生存發展進城打工、經商,隨著青壯年農民的大量流失,鄉村社會固有價值在消失。
一是村民基層自治體系弱化。隨著農村有知識、有能力的主體流失,不僅鄉村已很難找到符合發展需要的領頭人,鄉村基層組織因構成人員素質普遍不高而出現弱化和虛化。而且以老弱婦組成的留守群體,因素質偏低、參與意識不強,對村內公共事務熱情不高、監督意識不強,鄉村基層自治在缺乏村民參與、監督的情況下,已失去應有的權威性和整合力。調查中村民反映,現在村民有了矛盾和糾紛,首先不是找村民委員會尋求解決問題,而往往會依靠“自家人”或借助鄉有勢力的人“了難”,甚至動不動便以“上訪”說事。
二是農村產業體系逐漸衰變。因大部分年紀輕、文化程度高的農村人口流出,常年從事農產業的勞動力出現老齡化,且文化素質低下,導致發展農產業人才隊伍沒有形成,農業生產方式正在發生異變。調研中一些老農抱怨,現在種田“太離譜”。一方面,水田被當旱地種。因為種水稻春種秋收都需要較多勞力,而現在不僅已請不到合適的人,且工費也高。于是水田逐步都改種省事的玉米、黃豆等旱地作物了,有的干脆摞荒。另一方面,耕作方式粗放。種植方式過去都是講精耕、細作,現在已經全靠除草劑和農藥了。這樣經多年的累積,土地退化、莊稼更容易發病,種出的糧食也不安全了。他們還擔憂,目前還不是農業發展最糟的時候,畢竟還有老的種田人在苦撐,往后年輕人就不懂、也不會種地了。鄉村不生產糧食、生態被破壞,承載人口生存功能在逐漸喪失。
三是農村資源隨人口而外流。伴隨農村人口的流失,通常被忽視的是農村資源和財富也在流失。一方面,許多農村家庭幾乎是傾家蕩產培養出的大學生,結果子女畢業后留在了城市。而他們在后續的購房、成家、立業上,還需要在鄉下的父母通過省吃儉用去接濟。另一方面,通過務工、經商等獲得了一定收入的農民,選擇到城市購房、置業,曾經在農村積累的資產連成后來獲得的資金被吸引到城市,從而形成了鄉村真正的“人財兩空”。
四是農村家庭結構出現畸變。因大量青壯年農民外流,鄉村常住人口基本上以婦、幼、老人為主體。大量農村小孩成了“留守兒童”靠隔代哺養,因缺少親代的關愛和家庭的良性教育,他們大多表現出自私、狹隘、冷漠和孤獨。同時,本可盡享天年的老人因得不到子女貼身的體恤和周到的關懷,他們仍將在勞累、無助、孤寂中苦度晚年。畸形的家庭結構的形成,它在“剝奪”外出務工人員“家庭天倫之樂”的同時,也給老人、婦女和兒童帶來了太多的傷害。這種畸形的家庭結構,更在撕裂幾千年形成的鄉村價值,在嚴重影響農村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五是農村固有價值正在失守。因這一代年輕農民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的溺愛中長大,本來家庭觀念、集體觀念和故土情結并未形成。隨著他們的流出,不僅父母長期積累的生產、生活經驗得不到傳承。而且鄉村長期形成的風俗、手工技藝、各類民間文藝等傳統文化,因無人繼承而漸漸消失。顯然他們在放棄對土地依賴的同時,也割斷了一份故土情結,放棄了對鄉村傳統文化的守護。
以上這些因鄉村人口結構失衡而起,而它喪失的正是農村發展的基礎。這就是國家一直在推行“農業直補”“免征農業稅”等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卻無法取得好結果,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鄉發展差距反而進一步擴大的根源。
三、維持鄉村合理人口結構對策
根據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農村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城鄉發展差距的問題,它更涉及到農村人口的現實生存和鄉村的永續發展。針對農村發展現狀,黨中央提出了“要優先發展農村”“振興鄉村”戰略。并就鄉村如何發展,十九大報告己清晰勾勒出按“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路徑。要落實中央振興鄉村戰略部署,做好鄉村振興,鄉村首先必須具備有效承載人口功能,設法將鄉村發展所需的人留下。
一是做好農村普查和農村發展規劃。鄉村要振興,必須對區域資源和使用狀況、發展現狀、發展矛盾和訴求等有清晰的了解。明確鄉村振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路徑和方法在哪,要達成什么目標。因此,首先必須做好農村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從保證糧食安全、維持良好生態、促進鄉村振興等多維度系統考慮,做好空間分類和發展規劃,明確區域農村發展定位和方向。通過規劃引導,開展特色農產業、加工業,以及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務業,做好產業園區、物流中心、旅游景區、交通樞紐、集貿市場和專業特色鎮等建設。通過適度的生態移民,將農民從不適宜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惡劣環境中遷移出來。從而實現鄉村有效承載人口發展功能。
二是做好農村資源配置和政策引導。要發展鄉村產業和經濟,關鍵在人才和資源。農村之所以發展滯后,正是存在于資金、人才的大量流失,社會和科技等資源與城市存在較大差距,吸納資金能力又差。在目前發展狀況下,顯然依靠農村自身去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是無法做到的。而依靠市場調節不僅無法實現,只會帶來事與愿違的結果。因此,各地要針對優先發展農村要求,出臺鄉村資源優先配置政策,加強對農村發展的牽引和指導,主導社會資源流往鄉村。尤其要盡快出臺鄉村人才使用和激勵政策,建立鄉村人才使用機制和激勵機制,打破制約人才在城鄉流動的壁壘,暢通智力、技術、管理資源下鄉通道,將熟悉農村、懂得農業、有志于農村發展的各類人才引向農村。通過農村發展,重拾農民從事農業的信心,增強農村吸納社會資源和資本能力,重建鄉村承載人口發展價值。
三是依靠科技促進農業創新和轉型。農產品之所以價格低,農產業之所以收益不高,最大的問題是傳統生產方式、技術含量不高、特色不夠。因此,要依托科技和教育,實現農村經濟的創新和轉型。一方面,要通過政府和政策,引導和鼓勵高等專科院校和科研機構等,到農村地區興辦各類教育、科研基地。開展對農民進行系統的科技教育和培訓,為現代農業技術的運用、農業效率的提高、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培養現代農民。通過基地建設,為農村發展提供便利的科技服務,并通過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各類服務性產業在農村發展,促使農村經濟結構轉型。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圍繞消費新需求做好產業創新。要立足各地特色農村資源和產業,圍繞居民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看什么、購什么、玩什么,做好市場調研。明確我們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制定消費產業創新發展規劃。利用科技做好消費新需求產品的研發和創新,牽引特色產品的科學種養。以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性能,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形成綠色環保、具有地方風味和特色的消費產品,發展新的消費產業,讓特色資源在原產地形成更高的價值。
四是促進產業發展搭建穩農平臺。中華文明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文明,其秘密就在于通過“自給自足”的農業,為鄉民提供了自養系統。我們打破舊的封建制度建立新中國,其初心正是期望通過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建立更穩定、更安全的鄉村自養系統。就業是實現自養的基礎,讓鄉民在休養生息的土地上依靠勞動實現自身發展,這是鄉村價值所在。因此,一方面,要利用各地自然環境、資源稟賦,以優勢農業資源、旅游資源為依托,圍繞消費新需求,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開展“一村一特色產品”和“一鄉一特色產業”創新。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產業轉型,形成區域各具特色的專業化、產業化和區域化產業體系。另一方面,要以市場為導向,以不唯特色、超越特色的產業發展思路,創新農業發展方式。圍繞各地特色品牌,延伸主導品牌產業鏈,促使更多的農戶與現代產業有機銜接。以湘蓮為例,要利用湘蓮的品牌優勢,既開發從種蓮、觀蓮、賞蓮、采蓮、品蓮等以蓮為主題的農業旅游產業鏈;也要開發以湘蓮為主題的產品研發、生產、加工、包裝、營銷、技術培訓、蓮文化展示等產業項目,促使農業形成種養加融合的產業鏈。還有,要幫助農民開辦休閑旅游產業、傳統手工小作坊、原料加工廠等各類小微型實業。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從農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民在家門口能實現創業、就業,以體現鄉村有效承載人口“安居樂業”的固有價值。
五是發展鄉村經濟建設富裕鄉村。當前,鄉村正處于小農經濟與大市場艱難對接階段。不僅需要保留傳統的精工細作的傳統,也要有效地實現小農經濟與現代機械化、市場化農業的嫁接。因此,要以激發鄉村發展活力為目標,探索具有鄉村特色、鄉村屬性的經濟發展新路徑, 通過推動區域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去提升鄉村內生動力和活力。一方面,要挖掘和整合好農村閑散資金,在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下,穩妥開展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自然人變法人的改革償試,打造服務集體成員、普惠農民的鄉村經濟,為農民開辟長效增收機制。另一方面,作為生產生活一體的農民,必然依存土地為生。但“三權”分置和土地流轉必然帶來新的規模化農業,并將逐步取代分散型傳統農業,又有更多的農民將從土地上轉移出來。要以吸納農民參與為目標,以合作經營為基礎,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方式,做好集約經濟、集體經濟、股份經濟等的制度設計,打造區域農村集約經濟,以策應這一新的發展變化。讓農民除了有勞動收益外,還可享受股權帶來的紅利。
六是打造與現代發展對接的鄉村。長期以來,有限的鄉村集體經濟,主要以勞動與勞動結合為特征。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隨著社會生產的日益社會化,農產業的科技化、多元化、市場化、國際化已迫在眉睫。鄉村經濟除了勞動聯合以外,資本與勞動、資源與資本、資產與勞動等聯合的方式將愈來愈多。為順應時代的變化,必須培養適應各種聯合方式的鄉村市場主體。要通過制定各項政策、制度,形成對區域農業經濟發展扶持、引導、管理、服務、協調、監督的新體制。必須在培養專門人才、加速技術創新上下功夫,以實現生產手段機械化、科技化,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和理念現代化,保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快速進入田間地頭,以此來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農業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的協調發展。必須在創新發展理念和方式上下功夫,打破就農業而農業的發展模式,將鄉村資源利用從單純提供實物產品,向提供景觀價值、休閑價值、文化價值等功能轉化,實現由經營自然資源、提供實物產品、得到銷售收入,向經營自然生態、提供優質環境和服務、獲得社會綜合補償轉型。必須在完善市場營銷體系等方面下功夫,不斷完善適應市場所需的履約精神、營銷能力,建立按市場經濟規律自主運作,農業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有效對接平臺,圍繞大市場形成大服務,促使農產品市場國際化。必須建立農村與農村、農村與城市、農村與區域彼此協調的機制,將農村發展植于區域協調發展的環境中,在彼此共存、相互促進中,實現與時俱進、共同發展。
總之,要通過建設安居樂業的鄉村,為當地居民提供穩定的就業機會,讓農民“留得下來、活得充實”,而真正成為鄉村的主人。通過把人留住、讓“家”完整,從而形成振興鄉村的基礎條件。通過鄉村振興、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促使“三農問題”的全面解決。
作者單位:九三湘潭市委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