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宣朝慶:歷史大視野中的鄉愁與鄉建

[ 作者:宣朝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01 錄入:12 ]

嘉賓簡介:宣朝慶教授,山東海陽人,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助理、中國社會學會理事、中國社會思想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城市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理事、社會建設與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政治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社會思想史、歷史社會學、農村社會學等,近年來致力于中國社會建設與治理思想研究。

問:宣教授,您好!正值一年一度的返鄉大潮,您作為長期致力于歷史社會學和農村社會學的學者,您的鄉愁如何安放?

宣教授:關于鄉愁的安放,我曾經引過一句詩,“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個人只有離開家鄉,才能感覺到鄉愁,它是關于家鄉的記憶和情感皈依。但是,在城市化時代,一個人一旦離開了家鄉,可能就回不去了,就好像一個人離開原生家庭就再難以回去是一個道理。因此,當前的時代鄉愁與古代的鄉愁有著重大的差別。

現在鄉愁使人回不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鄉村的公共品供給不足,特別是醫療、公共衛生、教育、娛樂等方面,讓人難以適應鄉間生活。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過若干年,這個問題會解決。特別是現在城市養老問題突出,養老資源不足,鄉村經過適當的社區適老化改造,可能會成為養老的好地方。所以,到時候鄉愁說不定也會變成“城愁”。

問:其實現在已經出現“城愁”,天空一旦飄雪,網上就一片“北京變成了北平,南京變成了金陵”之感慨,其實是人們懷念過往那些充滿文化和情懷的城市,也有人稱之為廣義的鄉愁。

宣教授:是的,很多人都呼喚老北京,不喜歡水泥森林。人到老年,可能更希望三五好友,安安靜靜,找個安適的地方,去休養。適老化的農村就是好去處。釣釣魚,下下棋,享受一下斜陽夕照、小路柴扉,好個去處。

問:您曾經研究過民國知識分子參與鄉村建設運動的那段歷史,其中的主要發現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與今天的小部分社會精英回到鄉村有什么異同?

宣教授:我這些年延續博士期間的問題意識,探討中國社會建設的獨立品格,著力去發現民間社會發展的自主性,所以在2010年左右轉向民國鄉村建設的研究。由于我做鄉村建設研究,習慣于使用長時段比較的方法,所以發現的東西、看到的問題可能跟一般的農村研究者、中國社會學史研究者不太一樣。

首先我認為,中國社會自主性是鄉村建設持續存在,從宋代以后到民國時期一直是發展的重要動力。這種自主性集中體現在社區自組織的持續發展中。從歷史上看,社區自組織往往表現為平民家族建設、社區鄉約建設、義莊、義田等制度探索,但是它的核心是知識分子的組織能力問題。所以,我研究過宋代以張載為核心的知識分子,主要看家族、社區、義莊等制度的近世起源;研究過王艮的泰州學派,考察商業社會發展后,儒學平民化的過程及這個過程對于社會自組織的影響。

然后就是考察民國時期的鄉村建設,這個時期知識分子整體換代,過去的鄉紳基本不起作用了,城市知識分子承擔起鄉村建設的任務,這是中國現代鄉村建設的萌芽時期。這個時期的知識分子有過渡性,他們在知識上、方法上是新的,但是靈魂上是舊的,還有鄉愁,還要回到農村。你看晏陽初這些基督徒們晚上在一起不是研究圣經,而是研究王陽明的《傳習錄》,他們強調以良知去支配行動,改造鄉村。他們把鄉村的群眾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認為人都是平等的,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力量;也強調要從群眾中去發現他們能動的力量,讓他們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發展在其中,而不是讓他們當觀眾;認為對群眾進行教育,應該簡單、簡化、切合實際需要。這些都是陽明心學的思想。

2006年開始,我研究了韓國的新村運動,有個看法:晏陽初、梁漱溟他們的這種實踐,應該給1970年代韓國的新村運動很大的啟發。新村運動的核心是鄉村建設者工作倫理培訓,以他們的工作倫理帶動農村的道德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套東西是在樸正熙的指導下做的,1930年代樸正熙是日軍華北駐屯軍的下級軍官,應該對華北情況不陌生。但是我們目前還沒有資料顯示兩者之間的必然聯系,希望有興趣的同學去研究。

當前知識分子中間正在興起走向鄉村的大潮,我接觸了幾個方面,如鄉村文化保護者、鄉村儒學的實踐者、社區支持農業的促動者,他們都是很有熱情的人,也創立了不少社會組織。我也跟他們其中的部分人士有過一點交流。目前,是工業化中期階段,中產階級知識分子成長的時期,這個時期的能量很大,社會平穩發展,他們應該能做出比民國鄉村建設更大的事業。

不過,在這中間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如何去除百年來形成的賤農意識,這是貴院張玉林教授的說法,我覺得很有道理,賤農意識應該從根子上去除,民國鄉村建沒有這個問題。所謂賤農意識,按照我的印象,張玉林教授1認為,百年來,中國逐漸形成了以工業、城市、工人為上等,以農業、農民、農村為下等的觀念,他有長篇大論。二是要注重農村自身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組織建設,農村沒有自己的鄉村領導者,這是很危險的。農村的干部資源非常短缺,有能力的人都進城了,所以此時政府應該作為公共品供給的主體,通過黨群組織、合作組織的普及教育,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逐步培養,并給予他們經濟上、政治上的出路。

這兩個問題的背景是,城市化、工業化從農村抽取人力資源,農村要發展就必須有培本固元,在思想上、組織上去完善。我認為這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做好內與外的結合,城市中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再去發揮作用,功效會大一些,單純依靠城市型的社會工作,在農村吃不開。

問:城市化驅動下,鄉村的空心化正不斷演化,如何阻止?它是否會形成新的鄉村危機?

宣教授:我覺得關于鄉村空心化的問題還是要辯證來看。首先,鄉村空心化是建立在一個農村人口特別龐大,農村、農業承載力已經難以應付的地步這樣一個客觀實際上。在這個層面,現代化國家要大力發展城市,發展工業,甚至要向邊疆移民,來解決原來農村人口超出承載能力的問題?,F在我們從農村向城市轉移的勞動力在加速,這本身是一個好事。空心化恰好說明減輕了農村承載量??招幕斎灰泊嬖趩栴},最嚴重的就是城市化過程不完善,受到戶口限制、城鄉二元結構的限制,城市承載量的制約、城市自身保護意識的制約,農村剩下老弱病殘人口,導致農村失去了生機。

因此,我建議大力完善城市化、市民化措施,以人為本,保護家庭的完整性,給予移民適當的優惠政策,鼓勵完整家庭進入城市。但是這個過程城市也很痛苦,這要看城市的勞動生產率、城市規模、城市治理思維的開放性?,F在這種設想近乎有點空想,可以說城市化發展越快,農村的空心化發展越快,因為優質勞動力資源在不斷從農村流向城市,劣質勞動力資源才被棄之于農村。

所謂鄉村危機的問題,不能說由于空心化就會加重,鄉村危機的根源其實在于鄉村自主性的喪失。在中央集權不斷加強,鄉村成為基層,資源不斷服從現代化、城市化、工業化的需要,被抽離,鄉村危機是必然發生的。這種情況的扭轉需要體制解決,真正做好以工補農,城市反哺農村。最近中央出臺一號文件,有很多新的提法值得注意。

問:在鄉村自主性喪失之下,鄉村治理的重點在哪里?是否有可借鑒的模板?

宣教授:目前鄉村治理有很多好的典范,比如溫嶺的民主協商模式,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的村契約化管理,一些城中村的企業化管理模式、廣東某些村落的鄉賢委員會等,都可以借鑒。其實,還是要培養農民學會開會,增強民主意識,加強民主議事。

注釋:

1張玉林教授在其專著《流動與瓦解:中國農村的演變及其動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版)中提到“賤農主義”,指以農為賤的觀念、意識、言說、價值取向和政策取向。它表現為壓制農民的權利、貶損農村和農業的價值,從文化和價值層面否定、從物理和實踐層面上消滅農業、農村和農民。它不只是停留在對農民的制度歧視,而是包括了對農業和農村的輕賤,也即以整個“三農”為賤。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紫金傳媒智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AV免费专区 |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 | 欧美大片在线视观看喷水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在线 | 日日橹狠爱欧美视频国产 |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