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成功舉行,將中非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啟了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時代。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宣布將在未來三年重點開展以助力非洲實現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為核心的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為落實峰會成果,加強中非智庫學者之間的溝通交流,為促進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在中非合作論壇中方后續行動委員的支持下,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于2016年6月26日在中國農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以“中非農業合作助推非洲農業現代化——中非農業發展政策對話”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
來自非洲聯盟委員會、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非洲水稻中心、莫桑比克科技部、坦桑尼亞蘇克因農業大學、津巴布韋農業部、烏干達農牧漁業部、加納大學、非洲經濟轉型研究中心、津巴布韋作物學會、馬拉維大學、尼日利亞農業推廣部、外交部非洲司、農業部國際合作司、農業部外經中心、北京大學、中國農科院、對外經貿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央黨校、吉林農業大學、中非發展基金、無錫水產、全國畜牧總站、中非棉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農業大學等70余位專家學者和留學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與會專家就相關議題分享了精彩的觀點。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龔元石教授在開幕式致辭時指出,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堡峰會上將中非農業合作助推非洲實現農業現代化列為未來3年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的核心內容之一,為中國農業大學進一步參與中非農業合作帶來機遇。希望科研院所今后能以科技合作、人才培養、參與國家發展項目等形式更多參與非洲農業現代化事業,為中非農業的共同發展、進一步加深中非友誼做出貢獻。
莫桑比克科技部研究、創新和發展技術司前司長、國家科技園區主任Vasco Lino博士講到,農業在非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能夠保證糧食安全,而且也是國家安全和穩定的重要保障。自己曾長期作為中莫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的莫方主要負責人,參與中莫農業合作項目,目睹了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也認識到本國農業發展的瓶頸。希望今后中非能繼續加強合作,尤其是在對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合作方面,幫助非洲國家發展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
中國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唐盛堯圍繞中非農業合作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為大會作了主旨發言。唐司長指出,在過去十年,中非在農業貿易、農業投資、政府部門合作以及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框架下的南南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對非農業援助的力度,計劃在2016-2018年期間,幫助100個非洲村落脫貧,再派50個農業專家組到非洲提供指導和咨詢,建立“10+10”的農業研究合作機制,繼續為非洲農業技術員提供更多的來華培訓機會,同時還要為幫助非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唐司長還就如何提高中非農業合作的質量提出了三點建議:注重本地化,采用低成本和環境友好型投資合作方式,加大對小農戶的幫助。
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黃季焜教授指出,在過去30多年,中國農業的成功得益于四大驅動因素:制度變革、技術創新、市場改革和農業投資。農業轉型的速度與農民收入增長和減貧有著密切的關系,農業轉型越快農村減貧的效果就越大,要實現包容性農業轉型必須遵循制度--政策--投資(IPIs)的順序。盡管中國的經驗很難復制,但是農業轉型的思路仍然值得非洲國家借鑒。
來自非盟委員會農村經濟與農業政策部的官員Diana Ogwal Akull女士在發言中講到,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期,到2030年,非洲城市的食品交易額將會增長4倍達到4000億美元,食品加工和市場物流方面的巨大需求,將會帶來就業、收入、投資的巨大潛力。與此同時,非洲農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非洲農業發展比較脆弱,農業生產還處于維持生存階段,缺少附加值高的農產品的轉型升級,收獲后損失嚴重。氣候變化、沖突、自然災害、食品危機、高人口增長率等都為實現馬拉博目標帶來挑戰。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將有助于非洲發揮潛力,應對挑戰。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李小云教授認為非洲實現農業現代化最大的挑戰是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根據非洲目前的人口增長趨勢,要在2025年實現貧困人口減少50%的目標,需要在未來10年其農業增長率至少要達到9%。如果將目前的社會發展不平等因素,可能至少需要13%的年均農業增長率。中國之所以能實現的長期穩定的農業增長和大幅脫貧,是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中國就具備了良好的農業基礎設施,這是中國實現減貧與發展的起點和基礎。
來自坦桑尼亞蘇克因農業大學的Damian Gabagambi 教授從非洲本土角度談了中非農業合作可能面臨的挑戰。他認為,非洲的情況非常復雜,有53個國家,分成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經濟體,西方國家長期把非洲當作一個單一的國家來對待,這是錯誤的,中非合作不能重復這樣的錯誤。他強調,思維方式和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是中非開展有效合作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
張家口農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長趙治海研究員認為,中非農業合作要首先了解當地需求,然后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傳遞。走出去的企業也要與當地需求結合起來,才能實現互利共贏。而要做到這一點,對中非合作人才(即包括非洲的,也包括中國的)的培養是關鍵。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新華認為,中非農業合作需要了解非洲農業的特點,因地制宜,探索適合非洲的農業發展模式。鼓勵“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以價值鏈指導打造非洲農業產業鏈,并通過技術轉移加強當地人員的能力建設,提升其影響力。
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研究所所長祝自冬認為,中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表明農民的積極性是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如何調動非洲農民的積極性同樣要解決土地分配和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的問題。帶動產業化經營,通過技術合作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者能力水平,通過投資合作幫助其解決市場問題,讓農戶從種植中受益,是有效的合作方式。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秘書長蔡立華指出,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鼓勵中國農業走出去的有效路徑和最佳模式是在非洲建設農業產業園區。一方面可以整合對非農業投資綜合資源,解決當地基礎設施供給不足對個體投資的制約,另一方面可以從更高層面解決企業與投資國政府磋商的障礙,為企業選擇立足本地市場,或參與農產品的國際貿易提供服務便利。
農業部全國畜牧總站劉曉輝研究員認為,非洲農業需要的是農業發展的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當前的中非農業合作存在政策缺失、人才隊伍不健全和與非洲當地實際需求脫節的問題。
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劉偉才副教授認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援非項目面臨的最大的問題還是市場問題,要提高援助效果,走出去企業首先要有明確的市場定位,是要面向國內市場還是非洲本土市場。
來自非洲經濟轉型研究中心的高級政策和研究顧問Julius Gatune博士指出,創新是實現非洲農業價值鏈升級的關鍵。要解決農業產業鏈中四個環節(生產結構、物流、加工及市場與分配)所面臨的問題必須依靠創新。他還羅列了創新可能對解決這些問題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創新。
來自加納大學的Kojo Amanor教授指出,雖然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的這種中非農業合作模式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被存在,但迄今為止,其弊端依然沒有克服,仍然不能將農業技術惠及到小農戶。針對農民田間學校的研究也發現農民的觀念很難改變,如在干旱的狀態下仍然堅持種玉米,而不聽專家的建議,改種高粱。
來自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的Gataw Tadesse博士認為,既然老年人的觀念不能改變,如何吸引非洲農村青年人投身農業事業應該是值得重視的問題。而要鼓勵年輕人,必須要完善農業產業鏈,生產能夠滿足非洲及世界需求的農產品,農產品儲藏、加工和銷售在目前的中非農業合作中還是缺失狀態。目前國際公司跟非洲合作的農業全產業鏈合作經營模式主要以合作社(cooperatives)和公司+農戶(Contract Farming)的形式也都有問題,如引起與當地公司的競爭及損害小農戶的利益等,破壞了當地的市場規則,使得整個非洲在國際競爭中沒有優勢。
來自捷克的Vojtech博士指出,政府腐敗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國際援助也是非洲各國需要關注的問題。目前,西方國家的問題是不相信當地政府,不同的援助者之間也互不信任,援助缺乏一致性和相互協調。
中國農業大學留學生Obi Chinedo認為,歐美和中國的經驗都表明,對農民進行補貼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關鍵。如果政府能夠給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提供補貼,會有很多年輕人愿意到農村工作。其他專家并不同意該觀點,認為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農業發展階段應該有不同的農業政策來支持。
對非洲農業發展面臨的需求,來自津巴布韋農業部的農業推廣研究員Gumbo Nester女士認為,在受氣候變化影響嚴重的非洲,與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相比,非洲更需要灌溉設施和技術的支持,高產并且耐旱的農作物品種是目前非洲農業發展所急需的。
還有專家認為,援助與貿易和投資相結合,將援助項目進行商業化運營可能使實現農業援助項目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中非合作的可持續發展的沒有市場驅動是不行的。但與非洲在投資和經貿方面合作一定要以互利共贏為基礎。非洲國家需要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投資環境、更好的政策、土地利用、勞工政策可以吸引更多中國企業到非洲進行投資合作。
應該建立機制與利益攸關方密切合作,因地制宜。中國在開展合作時,往往帶著自己設計的合作計劃,目標明確,埋頭苦干,但有時藍圖或者規劃中的中非兩方不能實現良好匹配。發展階段不同,在理解某一框架規劃時,差異很大,因此搭建或塑造密切的伙伴關系至關重要。作為當地人民來說,要想脫貧,需要從合作項目中獲利,受益人員的多元性也應該得到重視。
來自馬拉維大學的Dulani博士認為,援助項目與盈利項目之間應該有明確的界限,界限模糊可能會導致腐敗和尋租行為,不利于合作的健康有效發展。農業發展干預項目需要注重農業價值鏈的培育,但價值鏈中每個環節的重要性也有優先序,提高產量應該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通過土地改革和改善灌溉條件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產量。
來自烏干達的農業專家Godfrey Kivunike對三方合作模式表示了擔心,認為合作中的三方可以很容易的做出承諾,但經常因其中一方不愿意履行承諾,項目就無法執行。這種問題大多源于非洲國家本身,譬如通常簽訂合作協議后,合作三方都需要提供資金或其他資源,非洲國家政府可能因缺乏預算不能履行承諾,在這樣情況下,整個項目進展緩慢或停滯,合作無法進行。加強非洲當地政府的能力建設的合作需要納入合作框架。
來自非盟的專家指出,中國在制定中非合作戰略時,應該針對不同的合作主體需要制定明確的目標,跟整個非洲大陸合作和目標與國家層面合作的目標應該有所區分,這樣才能協調合作。非盟愿意在如何分配和用好資金,制定相應的評估框架等方面與中國共同努力來搭建中非農業合作的基礎,確保非洲能夠從中非農業合作中獲益。
尼日利亞農業推廣部副主任Ifidon Samuel Ohiomoba博士認為,非洲的人口結構決定了非洲的農業現代化必須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到農業部門就業,而目前的農業政策和實踐都沒有將年輕人考慮進去。中非農業合作可以立足于為非洲年輕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需要為他們提供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讓他們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和適合他們工作的環境和動力。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可以幫助非洲實現他們所期待的發展目標,但要做到有意義的技術傳遞和轉移,必須創造與當地科研和教育機構合作的機會,尤其是在對青年人的技術培訓方面。
坦桑尼亞經濟社會研究基金會的Bohela Lunogelo研究員在代表小組討論結果時指出,尊重多樣性,鼓勵本土能動性,通過“農業企業+當地社區”的模式培育農業產業鏈,通過科研合作和公私合作模式扶植農業企業以及制定瞄準非洲本土市場的相關貿易政策是目前中非農業合作的重點領域。
討論在討論最后,與會專家就中非合作中要加強中非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和交流達成了一致意見。科技合作不僅可以促進知識分享和技術轉移,增強當地研究人員的能力建設,也為中國項目的前期調研,本地化操作、和項目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對擴大項目的影響力至關重要。
作者簡介| 張傳紅,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肖瑾,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農村發展與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國際發展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