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把縣域作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戰略重點,突出縣城作為吸納農業人口轉移的重要載體作用。
縣城是縣域經濟的龍頭。縣城具有人口轉移半徑短、農民進入門檻低等比較優勢,對農村轉移人口有較大吸引力,據2016年我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的一項抽樣調查結果,農民在向城鎮化的轉移中,在縣城落戶的意愿最強。我省180個產業集聚區多數分布在縣城周邊,已發展起來很多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強化了人口向以縣城為中心區域的集聚。此外,目前農民工在縣城落戶已不再受戶籍限制。
縣城吸納農業轉移人口,面臨良好機遇:一是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這有利于位于城市和鄉村連接點的縣城的發展,有利于加快推進我省城鎮化進程。二是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培育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新生中小城市,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發展潛力大、吸納人口多的縣城和重點鎮的支持力度。三是近年來我省農村人口轉移呈現出以省內轉移為主和以縣內轉移為主的特點,農民工就地就近轉移縣城最具吸引力。四是現代交通、通訊及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等大幅度提高了生產要素的集聚速度,使大中小城市獲得了相對均衡的發展機會,有利于人口向縣城和小城鎮集聚。
如何發揮縣城吸納農業轉移人口的作用?擴大縣城規模,增強其吸納能力。前不久,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提出,把縣級城市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主陣地,選擇一批縣城培育發展為30萬人口左右的新興城市。我省培育壯大中原城市群,構建“一極三圈八軸帶”的發展格局,不僅要全面提升省轄市的建設管理水平,同時還要培育以縣城為重點的一批中小城市,成為縣域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重要載體。增強產業支撐,提高就業吸納能力。堅持產業為基、就業為本,繼續推進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建設,縣城可依托產業集聚區,培育因地制宜的產業體系,發揮土地和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同時,圍繞“互聯網+”開展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定制等,延長農業生產的產業鏈條。從資源、產業、環境和區位出發,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把縣城建設成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增強縣城的承載能力。高標準、高起點建設縣城,推動縣城市政設施擴容提質。強化供氣、供熱、供排水、信息等基礎設施支撐,擴大公園、綠廊和公共空間,吸引農村人口加快向縣城集聚。推進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提高縣城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能力。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引導人口向縣城集聚。一是加快改革縣城的管理體制,撤銷縣城的建制鎮體制,改建街道辦事處,向城市管理體制轉變。二是建立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推進進城定居農業轉移人口就業創業,以優惠政策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在縣城購房。三是改革投融資體制機制,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創新投融資機制和模式。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小城市。一是應鼓勵和引導大中城市的工商企業、教育、醫療機構和社會資本在縣城投資發展,如推動省級優質醫療機構在縣城設立分支機構,解決病人到大城市看病難的問題。以優惠政策吸引鼓勵各類人才和有實力的農民工返鄉在縣城和小城鎮創業就業,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是將加快縣城建設與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相結合,在縣城產業集聚區附近建設搬遷集中安置區,促進貧困人口向縣城轉移落戶。三是縣城要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建設環境優美的宜居宜業城市,吸引農業轉移人口和各類人才來居住和創業。⑩4
(作者單位: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大河網-河南日報 2016年10月14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