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重大機遇面前,西部地區應積極探索,走出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使小康社會建設與生態保護、資源開發利用達到高度的協調和統一。在推進城鎮化和城市建設、項目選擇的過程中,應將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更好地結合起來,更加講究科學合理,拒絕瞎折騰。
一、中國城鎮化的時空邏輯
1.中國城鎮化進入攻堅克難關鍵期
去年12月底,李克強總理在國博參觀“人居科學研究展”時,指著中國地圖上的“胡煥庸線”說:“中國94%的人口居住在東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和東部一樣也需要城鎮化。我們是多民族、廣疆域的國家,要研究如何打破這個規律,統籌規劃,協調發展,讓西部百姓在家門口也能分享現代化。”
胡煥庸線是1935年胡煥庸先生在《地理學報》上發表的《中國人口之分布》文章中首次提出的“黑河(愛輝)-騰沖線”,這條線以東居住的人口多,以西居住的人口少。根據2000年“五普”資料,利用ArcGIS進行的精確計算表明,按胡煥庸線計算,東南半壁占全國國土面積43.8%,人口占94.1%,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85人;西北半壁占全國國土面積56.2%,人口占5.9%,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4人。東南半壁與西北半壁總人口之比仍為94:6,基本特征仍然維持。
李克強總理提出的這一問題透漏出兩層含義:一是西部地區需要城鎮化和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二是受自然條件制約,實現難度大,我們沒有現成的經驗。要回答好這一問題,首先就要搞清楚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城鎮化道路的邏輯,才能解答如何實現邏輯自洽。
2.中國城鎮化的思想根源和理論基礎
一直以來,中國的人口和生產力布局,都是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進行統籌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實施經濟特區戰略、沿海開放戰略,城鎮化空間布局、對外開放格局、工業化布局相互促進,有機協調,取得了良好開端。
總體來說,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城鎮化的時空邏輯和理論思想,主要來源于“一個理論”、“一個目標”和“兩大戰略”。
“一個理論”即初級階段理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正式提出: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根本特征是“物質文明還不發達”。黨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統論述了初級階段理論,正確認識在工業化、區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上存在的階段性差距,東部地區在發展條件上的優勢地位,為采取非均衡發展戰略奠定了理論基礎。集中最優質的資源和力量來發展現代化,這就是非均衡理論實踐的初始。
“一個目標”就是中國式現代化--小康社會。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首次使用“小康之家”來描述中國的現代化。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這是黨的決議第一次提出“全面小康”的概念。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更具明確政策導向、更加針對發展難題、更好順應民意的6點新要求,即: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兩個“倍增”,進入創新型國家,促進四化同步,建立區域協調機制,開放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增強。
“兩大戰略”其一,是黨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解決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前35年實現了前兩步,能否如期實現第三步就要看后35年我們怎么干。其二,是區域發展中的“兩個大局”戰略部署: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提出“共同富裕”構想:讓一部分有條件的地區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邏輯設計,是從中國獨特的地理格局、經濟社會基礎和對外開放格局出發的深入思考,也是對建國以來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而做出的違背市場經濟規律和城鎮化規律的一種糾偏。
3.中國城鎮化的時空格局
上述思想理論和制度安排,決定了中國城鎮化的時空發展邏輯:
(1)在時間維度上,形成以特區和東南沿海為先行、繼而沿海與內陸地區跟進的梯度開發局面;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提出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形成全域推進格局,思路非常清晰,當初“兩個大局”的設計也得到穩步推進。
(2)在空間維度上,形成了以東南沿海城鎮密集帶(包括珠三角、長三角城鎮群),京津冀、遼中南、山東半島等北方沿海經濟區,以及武漢、沈陽、鄭州、太原、西安、成都、重慶等一批內陸大都市區為骨干,以國家干線公路、鐵路串聯起來的,由各級城鎮構成的城鎮發展軸為紐帶的人口和產業聚集格局。
這種時空邏輯設計,開啟了大規模的異地城鎮化模式,經過實踐檢驗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中國獨特的地理格局的,它使中國人口和生產力布局向更為合理的方向發展,并取得了顯著成就:
1)釋放出大量農村和城市剩余勞動力,助力東部地區實現率先發展,并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擺脫貧困獲得發展;
2)迅速整合內外兩種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大幅提升了國家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3)緩解了廣大內陸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壓力,緩解了西部生態敏感脆弱地區的保護壓力,許多地區生態得到休養生息,像陜北、甘肅、青海等地的荒山綠化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4)為實施新的區域開發戰略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到21世紀初,異地城鎮化戰略似乎已經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總體來說,當時的決策從時間上看,照顧到東西部經濟發展基礎的差異和歷史欠賬不同,選擇東部先行容易獲得成功。從空間上來講,一是對外開放的區位不一樣,東南沿海據守港澳臺,擁有沿海港口資源,優勢明顯;二是地理資源條件不一樣,更適合人居和產業集聚,所以采取先東后西、東部高密度發展的一種梯度戰略。但是,當東部地區已經實現了率先發展,當年的時空次序需要往下輪轉的時候,這種邏輯又如何自洽?如果不能有效破解一直存在的障礙,又如何實現當初“共同富裕”的承諾和新一屆中央政府的決心?這恐怕就是引起總理發問的原因。
二、時空邏輯輪回的壓力和挑戰
到2014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4.77%,從快速增長進入到較快速增長階段的拐點。但是近10多年來,我國城鎮化推進出現了明顯的瓶頸。通過改革開放20多年努力,已經形成的“孔雀東南飛”局面、異地城鎮化構想幾乎獲得圓滿成功,卻由于政策體制的滯后,而無法把這些異地城鎮化的人口固定下來,也享受不到改革開放的成果,造成大量外出務工農民回流,而西部農村問題也遲遲沒有解決好。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國家統計局網站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以來,農民工總量增速不斷回落,外出則以本省市為主,西部地區吸納能力繼續增強,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更大。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國家統計局網站
城鄉二元制度隔離的改革政策滯后、與城鎮化時空邏輯不合拍,導致外出務工人員不能在大城市扎根,也不能全身而退回歸農村;加上全球經濟形勢對沿海地區的沖擊、生產成本上升等,于是產生大量人口回流。隨著西部大開發等戰略布局的深入實施,西部地區發展條件改善,吸引眾多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此外,農村政策的改善也吸引了部分農民工返鄉務農。
外出人口回流、選擇就近就業無疑有其積極的一面,但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則會給我國西部生態脆弱地區的城鎮和產業發展、社會治理帶來更多新的挑戰,加劇人地矛盾,造成更復雜的發展和保護壓力。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西部地區的跨越式發展,更多地是需要高素質的勞動力、智力資源、創新模式和充足的資本,而無法仿效東部地區靠大量廉價勞動力、廉價土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總量”累積的傳統路徑,因為西部地區沒有這個“本錢”。
因此,政策設計與戰略邏輯如何相一致,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三、城鎮化在上路:思考與建議
要制定好西部地區城鎮化、現代化、奔小康路徑,首先必須對西部地區的情況有深刻的認識。概括來講,主要有以下一些共性:
1.西部地區發展條件
一、西部是我國的對外開放門戶和國家安全堡壘;二、是祖國的蓄水池和生態屏,中東部地區生存發展的源泉;三、各類資源豐富,文化多元璀璨,利用程度低;四、生態極其脆弱,生產生活條件艱苦,生產力發展滯后;五、高山峽谷或盆地地形,城鎮用地普遍狹促,坪壩耕地寶貴,人地矛盾極其緊張;六、自然災害種類繁多,發作頻繁,救援困難。
2.未來的趨勢和挑戰
(1)國家戰略對區域重構的影響。國家戰略布局是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的,是必須的;但也不可否認,其對一個地區的生態格局和城鎮格局也必然要產生一定的影響。
(2)全球信息網絡,以及國家快速交通網絡化,將促進城鄉發展平臺更加均等化,城鎮等級更加扁平化。
(3)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深入推進,既給西部地區帶來機遇,也帶來誘惑和沖擊,需要慎重選擇。
(4)國家消費結構轉型,居民對文化、旅游、休閑度假、服務等需求將成為新的熱點,對西部地區擁有的獨特文化、旅游資源的需求將日益高漲。
(5)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將加快眾多老區、山區的發展。
機遇與矛盾并存,西部地區正面臨城鎮化前所未有的壓力。
3.西部地區城鎮化的邏輯推演
在重大機遇面前,西部地區應積極探索,走出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使小康社會建設與生態保護、資源開發利用達到高度的協調和統一。
首先,內陸城鎮開放化
一是互聯互通的網絡化。依托互聯網、快速交通網、國際貿易平臺、開放度高的大都市區,提高經濟外向度。二是提高市場化水平。要轉變觀念,真正發揮市場的主體作用,轉變政府職能,為企業做好服務。三是社會包容度。發揮西部地區民族融合、社會兼容的優良傳統,制定優惠政策,大力吸引外來人才創業、就業,帶動創新發展。
其次,產業結構特色化
依托本地特色資源,結合現代市場需求設計、研發新產品。鼓勵結合本地自然條件的小微企業發展,不能盲目迷戀大項目。提高對戰略性資源、本地能源開發的管控能力,避免污染和破壞。積極發展生態、自然風光、文化旅游,拉動相關產業發展。結合國際大通道和邊境口岸,發展現代物流、國際貿易和跨境旅游。在有條件的地區,承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功能,如國防軍工、電子信息、新型能源產業,以及出口加工等。
第三,地均產出高效化
世界各國城鎮化和現代化的發展歷程表明,當城鎮化水平突破50%之后,會有不同的結局:一種是西方發達國家,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升,人均收入快速提高;另一種是以拉美國家為代表的,人均收入長期徘徊不前,落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我國要擺脫后一種局面,就必須要致力于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否則即使城鎮化率數字上升,也無法實現國家富裕。這個結論在西部地區尤其適用。從根本上講,西部地區可用于開發建設的土地資源更加有限,生態環境更加脆弱,產業集聚總量會更小,必然要走地均產出高效化、人均產出高效化的道路,沒有別的選擇。
第四,家庭增收普惠化
西部地區的發展不能只是樹幾個典型和樣板,應該以加大教育、培訓和幫扶力度,提升農民文化水平和自主就業、創業能力,自主選擇適銷對路產品以及對接市場能力,從而提高農村自我造血能力。要深入研究多種形式帶動農村、農民致富的方法,藏富于民。避免一些平原地區大企業入主土地、集中經營模式導致的企業致富、農民出局的結果。
第五,建設模式生態化
首先還是要劃定生態綠線、河流藍線、自然災害紅線。同時,應該根據西部地區特點,因地制宜地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形式,研究低丘緩坡地用于城鎮農村建設問題,給行洪通道、灘涂濕地、動物棲息地、高效農田留下寶貴空間。這方面我們的祖先早就總結出許多好的經驗,值得現代人去學習。
以公共交通走廊建設為引導,構建低碳、高效的城市結構。西部地區除了像成都、西安這類少數平原城市之外,大多是沿河谷走向的帶狀城市,最適合推廣公交走廊。應通過公交走廊的設計,改變人們的出行理念和習慣,轉變平原和東部沿海城市以小汽車為主導、圈層式擴張的模式。
要大力研發本地化綠色營造技術,避免“唯高技論”。從“土辦法”、“老手藝”中汲取靈感,研發推廣本地化生態適用技術,避免唯技術、商業化、難推廣的“高科技崇拜”。
第六,城鄉風貌地域化
這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命題。中東部地區在現代化建設中,已經破壞了大量歷史遺存、鄉土風情,造成千城一面。廣大西部地區多民族共融,自然風光獨特,歷史遺存眾多,民風民俗淳樸,相較發達地區來講保存得更多一些,特色也更鮮明。在已經到來的快速發展中,應該吸取先發地區的教訓,加大保護力度,更好地服務于傳承華夏文明的需要。
四、結論和建議
在發展理念上,一定要吸取先發地區教訓,轉變發展方式,避免生態災難,要避免把東部平原地區解決問題的方式照搬到西部地區。
在國家政策層面上,首先仍應堅定不移地實施異地城鎮化戰略,不應讓已經形成的“孔雀東南飛”再往回飛,這對西部地區的生態、文化保護等都是巨大的壓力。
其次,要因地制宜,采取靈活多樣的城鎮和人口聚集形態。要根據西部地區的自然條件和文化特色,以及城鎮之間的分工合作關系,靈活布局城鎮體系和空間形態,創新空間組織模式。不應簡單套用“城鎮群”的概念來指導西部地區的城鎮化形態。
第三,加大對自然、文化資源統籌管理力度。很多專家呼吁設立“國家公園”制度,在此本人也再次呼吁,將眾多部門管轄的,邊界交織、事權重疊、責權不清的各類自然景觀保護區進行整合,創建“國家公園”,由中央政府統一劃定、統一管理、投資保護和建設,真正保護和利用好國家戰略資源。
第四,制定“精準化”城鎮化政策和標準。一是在產業發展、扶貧資金和項目、支持政策上,制定更加嚴格的準入標準,堅決杜絕重污染、高能耗、高風險產業進入;二是在城市規劃、建設、技術等方面,制定更加符合西部地區的差異化技術標準體系。
西部地區是落后的,但也是重要的。它之于全國的國土安全、生態意義、戰略資源意義、民族團結意義、文化繁榮意義非常重大。如果不能很好保護和開發利用,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并直接影響到東部地區的生態、資源供給和穩定。同時,西部地區的優勢也是明顯的,發展機遇也到來了,如果不能實現共同富裕,將難以面對當地群眾的期待,也無法實現改革開放之初中央政府的承諾。因此,西部地區在推進城鎮化和城市建設、項目選擇的過程中,應將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更好地結合起來,更加講究科學合理,拒絕瞎折騰。
作者簡介:張險峰,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教授級高級規劃師。1989年畢業于原哈建工,1992年獲碩士學位。主持天津戰略、天津總規、北部灣城鎮群規劃、舟曲災后重建城鎮規劃、哈爾濱總體設計、重慶兩江四岸城市設計、大理總規、延安總規、天津西客站競賽等一批重大項目,參加了北京戰略、北京軌道交通線網優化等項目,參加國家“十一五”重大攻關課題《人居環境評價技術》、建設部《建設用地分類標準》修編。在各類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發表會議演講10余篇。合著有《建設技術政策綱要》、《規劃師札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清華同衡規劃播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