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日之后,你是否發現那些從農村探親歸來的同事、朋友短短幾天,家鄉味兒濃了,口音變了。他們對故土難舍之情,在原汁原味的鄉音中表露出來。
鄉音是什么?鄉音就是一個人出生的根。它教會了你說話,它扶著你學步,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那濃濃的鄉音總會時不時流露出來。
鄉音是不變的情懷,是對鄉土的大愛。一句對生活充滿夢想的“好得很”,一聲對親人溫馨相聚的“美太太”,暖了家鄉人的心,拉近家鄉人的距離。這一接地氣的濃濃親情,只有在語言交流中才能深深地感受到、體會到。
我國是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地域、民族的差異造就了百花齊放的燦爛文化。在這之中,多種口音的方言是最具典型性的特征,東西南北中,各自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甚至在同一地區,也常常會遇到“隔河語不同,兩村話不一”的方言現象,從中折射出十里鄉風民俗各有不同的地域特色。
鄉音,是當地人智慧的結晶。方言,是人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分化出來的地域性變體,是局部地方的通用語言。以筆者本人為例,筆者是山西運城市區人,這里的方言就是民眾根據當地實際總結和摸索的。比如,把“前天”說成“前個”,把“后天”說成“后個”,遇到邋遢的人會說這人“撲里撲西”。運城與陜西相連,所以運城話比較接近陜西話,是前鼻音發音,所以運城人經常把“門”說成“沒”,把“春天”說成“吹天”。
有些鄉音,還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山西萬榮是全國有名的笑話之鄉,這些笑話用“土得掉渣”的方言講,讓人捧腹大笑,被稱為中國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它生動有趣,機智幽默,來源于人們生活中的諧趣言行,是萬榮及河東地區群眾的口頭創作,廣泛地流傳于山西及全國的許多省市。從語言學的角度看,萬榮笑話幽默產生的機制在于其對語言、敘述策略、對象、情景、邏輯機制和框架對立等語言知識資源的靈活處理和運用。笑一笑,品一品,萬榮鄉土上這一獨特趣味,活靈活現地反映出萬榮人的憨厚和淳樸。現在,“萬榮笑話”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散布于中國各地的地方戲,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也是一種鄉音的體現。山西晉南的蒲劇唱腔,由于適應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性和語言音調,在當地長盛不衰,就有濃濃的鄉味支撐。《薛剛反唐》《麟骨床》《殺驛》《掛畫》等戲里的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梢子功、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耍紙幡、彩功等表演特技在全國享有盛名。許多贊賞近代蒲劇及著名演員的諺語,至今仍流傳不衰:“寧誤打夏收秋,不誤廣盛《藏舟》”、“寧看存才《掛畫》,不坐民國天下”。
人們常說,語言是文化的活化石。現在我們卻面臨著一些鄉土鄉音消亡的尷尬。這一方面源于隨著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在農村的人口越來越少,講方言的人越來越少,語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如果一個方言使用得越來越少,就難逃衰落的命運。另一方面,隨著普通話的普及,人們越來越多地講普通話。其實,講普通話方便人們交流,這是國家的戰略,也是一件促進人們更好交流的好事情,但是如何在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間求得平衡,尋找到最大公約數,仍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
鄉音,是游子夢想起步的地方。鄉音在他們心里深深地扎下根,成為一生難改的口音。有一位在海外創業的游子,聽到家鄉遭災,主動向家鄉捐款,盡在外游子的一份力。有人問他,是什么讓他做出善舉,他說“是電視上的鄉音讓我動情,是家鄉養育了我,鄉戀是我一生的情”。這也足以讓我們看到鄉音在凝聚人心中的巨大力量。
鄉音是一碗水,是一锨土,只要我們精心呵護,就能像“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一樣永遠旺盛。鄉音難改,鄉情難卻,我們要珍惜、愛護自己的方言、鄉音,它是泥土里澆灌的語言,有著純樸、誠實、仁義、孝道的傳統。留住了鄉音,就留住了根。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7年03月01日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