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7月8日下午兩點點,由《文化縱橫》雜志、南都觀察主辦的文化縱橫沙龍在北京COYARD金融空間舉辦,此次沙龍邀請了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教授、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李小云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荀麗麗副研究員,以“貧困走向‘終結’,如何應對‘新貧困’時代”為題展開討論,現場氣氛熱烈,參與人數眾多,不僅有《文化縱橫》的忠實讀者,也有關注中國扶貧及鄉村建設的各行業人士。
活動回顧
活動現場三位老師分別就各自的研究體會分享對“貧困是否終結”這一問題的思考。李小云老師首先就“貧困和扶貧結構性的關系”指出扶貧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應是“深度性的貧困地區和群體”,而非“深度性的貧困個體”。就前者來說,這一群體的判定主要依據其與現代社會倫理、思想觀念上的落差,即無法把握市場基本原則,生活狀態處于社會尊嚴之下;后者則是現代社會出現的“病態”現象,并不是一種扶貧狀態。
李小云老師進一步指出,目前的扶貧措施大多處在泛化的扶貧,未來應針對解決上類“深度性的貧困地區和群體”的精準扶貧問題,這需要考慮三個問題:其一,優先解決、阻斷發生于母親、兒童群體間的代際貧困,因此規范化的學前兒童教育和營養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使孩童逐漸建立起與現代倫理相適應的觀念、概念;其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教育建設,鑒于美國、加拿大以及澳洲地區的原住民問題教訓,基礎設施的匱乏事實上在消耗居民收入?;A設施關系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實際效益已經遠遠高于建設本身。其三,幫助居民提高收入,這也是目前扶貧工作著力最多的方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面對深度性貧困地區和群體,只有加大投入具有極大盈利空間的產業才能平衡這一貧困地區與現代社會的落差。
李實老師的發言對李小云老師提出的問題做了進一步的補充,李實老師從統計數據出發,指出中國在過去三十年減貧的顯著成就受到國內外的高度認可,但按照國際標準中國的貧困問題仍面對巨大壓力。目前中國對貧困的評估和判斷很大程度建立于收入貧困的統計上,當下的貧困問題主要在于地區和群體貧困的分布不均。實施精準扶貧,關鍵是要對貧困人群進行精準識別。因此李實老師非常贊同李小云老師“對貧困進行分類”的建議,進而可以針對不同的貧困群體,采取不同的扶貧措施和制度設計。
荀麗麗老師認為基于不確定性和風險的長期存在,在“新貧困”時代,貧困治理的基本問題應該不是簡單的“收入貧困”或者“提高收入”的問題,而應該是一個如何通過建立社會支持網絡來提高各個群體的適應性和彈性的問題。同時,新時代的貧困治理也必須直面生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比如我國鄉村面源污染導致的土壤和地下水等自然資源的惡化給鄉村經濟發展包括食品安全帶來的風險,已經構成引發貧困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地性”是荀麗麗老師發言的另一個重點?;凇霸诘匦浴笨剂康摹胺簇毨Ц深A”,旨在通過理解貧困鄉村的“在地范疇”來實現內外的溝通、轉化與更新。扶貧一定要和鄉村復興的制度化設計聯系在一起,美國科羅拉多州以農業大學為主體的農業推廣系統致力于鄉村更新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值得參考。超越“在地性”盲點的貧困治理,需要政府和多元社會主體的參與,更需要將反貧困納入鄉村公共事務治理的范疇,激發鄉村社區的內生動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公眾號 文化縱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