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67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其中“騙取國家占地補償款”“套取退耕還林款”“截留侵占危房改造資金”“套取惠農惠牧補貼資金”等動用群眾補償款的案件35起,涉及扶貧領域的貪污腐敗問題,如“擅自指定貧困戶”“騙取易地扶貧搬遷補助資金”“違規冒領村民扶貧物資”等8起,多為“雁過拔毛”式腐敗。
基層干部濫用手中的職權,拔下“雁毛”,導致國家惠民資金“惠官不惠民”,集體資產流失,群眾負擔加重,百姓利益受損。基層干部直接面對群眾,一定程度上是黨和政府的“代言人”,如果這類腐敗問題得不到有效治理,勢必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割裂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危及基層政權穩定。
為此,治理基層“雁過拔毛”式腐敗,必須站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高度,多管齊下,標本兼治,著力快查嚴處典型問題,著力建章立制管住長遠,著力推動“兩個責任”落實到基層,有效遏制基層“雁過拔毛”式腐敗現象的蔓延勢頭,在全社會形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聲勢,構建反腐敗斗爭上下聯動新格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真正讓人民群眾享受到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