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長沙進行方言調查返回的陳山青教授,作為湖南方言調查“響應”計劃負責人,對在此次調查中新發現的情況并不是特別滿意。
現實
陳山青所使用的,是被稱為“田野調查”的方法:去方言使用者的家鄉,面對面地調查和記錄方言使用者的發音。“為保證調查的質量,我們需要盡可能地找出地道的發音人。但即使是在長沙世居三代的青年,其方言發音受普通話影響仍比較嚴重。”
“比如吃飯的‘飯’字,本來應該讀huan,和‘緩’同音。但現在的年輕人,幾乎都讀成fan,和‘反’同音。”陳山青進一步舉例說,“又如稻子中‘稻’字,地道的長沙話應該念dao同‘導’音,但現在年輕人清一色發音與普通話無異。”
在社科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劉丹青看來,語言的變化“固不自今日始”,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定格的畫面上。“只要人所分布的地域不同,語言就會朝著不同方向變化。這種在語音、詞匯和語法上的變化,方言學稱其為‘創新’。有些‘創新’未能傳播至所有的地區,只在一部分地方存在,那么這種特有的創新就構成了方言,而且方言也是在不停變化的。”
劉丹青表示,如今,社會的統一程度不斷提高,各地區間的交往也持續增加。在交通、通信等革命性變化的大環境下,我們要看到方言衰落的事實,其特征的消磨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讓劉丹青更加傷腦筋的,是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沒有了母語方言的環境,“鄉音”的傳承面臨著極大挑戰。
“現在的城市、機場、高鐵站都一模一樣,居然人的口味也幾乎達到了統一。你說能吃辣、霸得蠻就是湖南人,已然說不通了。”湖南方言調查項目出資人汪涵說,“我想只有鄉音,才能證明你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如果說,我們把這個文化符號去掉以后,那所謂族群也就被攤平了。”
若干年后,當孩子們步入職場,是否會出現此般景象?隔壁可能坐著不會說上海話的“上海人”,合租的室友是不會說四川話的“成都人”。
“我們以往的傳統社會,小孩子生下來都是跟著父母說方言,到一定年紀再開始學普通話。而現在,孩子出生就通過電視、網絡和大人的教學說普通話,一段時間以后發現與經常說方言的長輩產生了一些隔閡,”劉丹青嘆了一口氣,“有調查發現,如果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或初中的時候,才有意識再來學自己的方言,這樣的方言在純正程度上是要打折扣的。”
沖突
調查初期,尋找發音志愿者的確讓陳山青煞費苦心。“你們花這么多時間讓我給你說土話,到底有什么用?你們是不是國外間諜機構,錄我們的聲音做實驗搞破壞?”老人家的質疑讓陳山青感到驚訝,而這份驚訝,更多來自于鄉親們親口對方言的否定。
多年前,湖南的小山村因地形閉塞,人們甚少與外界交流。即便是相鄰很近的村落,都可能出現因方言不同而完全不能溝通的情況。“十里不同音”就是描述這樣的情形。1956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正式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普通話。直到那時,普通話才走進了湖南,乃至全國的小山村。
“對于幅員遼闊、方言復雜的中國來說,普通話共同語言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是凝聚社會的要素。”劉丹青說,“在現有交通通訊、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的差異減少,普通話影響擴大,此過程帶有其必然性。”
城市中,企業和學校如同大熔爐一般,家長和孩子們給方言貼上了“無用”的標簽。同事之間使用普通話,老師也規定學生在校使用普通話。傳統的鄉音逐漸變了味,甚至成為“有無文化”的衡量標尺。
復蘇
“有種伴侶叫堂客,有種情人叫畫胡子;有種拼搏叫霸蠻,有種失敗叫也卵;有種帥哥叫滿鍋,有種漂亮叫嬲腮;有種佩服叫我嬲,有種厲害叫硬雜……”
這是網友編寫的一則長沙方言順口溜,也有年輕歌手以說唱的形式,將它搬上銀幕。
與語言學家認為漢語方言正走向衰落相反,最近在社交平臺和媒體上,涌動著一波波“玩轉”方言的熱潮:朋友圈一篇篇“方言六級考試”的帖子頻繁刷屏;一段段網友自發方言配音的“揮淚斬馬謖”視頻被瘋轉;方言歌曲創作大賽、方言聽寫大賽、方言電影節等也將鄉音以藝術的形式展現在大眾面前。
“我利用自己比較熟悉的媒體、網絡,制作方言類節目,讓年輕人用母語寫流行歌曲,展現自己成長中的煩惱或喜悅。”汪涵說,“我們從不會說粵語歌或閩南歌是方言歌,它們已成為流行歌的一個分支。年輕人都追求與眾不同,追求個性。那么擺在眼前的個性,就是能夠說不一樣的話,而且說得那么自信那么可愛。”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曹志耘認為,“保護”方言有兩個最重要的先決條件,一是政府的語言政策,二是社會大眾的語言自覺。目前,這兩方面的條件均未具備,但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往這個方向轉變。尤其是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人們對于保護、使用方言,維護、傳承母語文化的意識已經越來越強。
“‘保護’方言的關鍵在于使用,使用的關鍵在于青少年。我們應該重點針對青少年,開展有關方言保護的宣傳和使用活動。”曹志耘說。
“處在雙語、多語環境下的孩子,在智力發展過程中不吃虧,反而更有優勢。我們應該讓方言在更多的場合存在與使用。”劉丹青解釋說,“這就是一種和諧的語言生態,多種語言能夠和諧共存在這種狀態下。”
文明
在方言保護與傳承的過程中,公眾需要繃緊“語言使用文明”這根弦。“保護”的關鍵在于使用,但使用過程中,文明意識不可或缺。
同事朋友間攀談,如遇二者方言使用不當,他人勢必會心生隔閡之感,乃至猜疑方言使用者有意而為之,隱藏言語內容。
“保有語言使用文明意識,就是要兼顧對方的心理狀態,并使之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在進行方言傳承和保護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意識傳播出去。”劉丹青說,“我們并不是鼓吹方言獨大,不能依著性子,任何時候都說方言。在和諧的語言生活環境下,這事不提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2016年08月0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