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惠民資金過手的便利,陳剛這位湖南省桃江縣桃花江鎮財政所的副所長,悄無聲息地把手伸向涉及2萬多農戶的補貼資金。不過一年多時間,中飽私囊的資金卻多達77萬元。(5月26日,人民日報)
前幾天大太陽,正是曬油菜籽的好天氣,于是在谷場上幫著打掃,翻曬菜籽,一斤菜籽能賣3元錢,一片田慢慢手搓幾天,爆了800斤的菜籽,頭年下半年撒種,辛苦半年,收入2000多元,這是一位60歲的老農的種植收入。為了幫助農戶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國家下發了各項惠農補貼、補助,目的就是幫助廣大的農民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可,總有些人會向基層惠民資金伸手,絞盡腦汁只為了在雞腳桿上刮油、螞蚱腿上割肉。
為什么“雁過拔毛”式腐敗頻繁出現呢?究其原因,還是思想上有問題,有的基層干部認為辦事收點辛苦費很正常,有的甚至把能夠套取國家項目資金當成有本事。思想不以為然,行動就會肆無忌憚。首先,還是要從思想上做好“防微杜漸”,教育一大批。加強對鄉鎮、村社干部的思想教育,清楚認識自己是群眾的“管家”,不是群眾的“當家”;清楚認識村里的錢是集體的,不是自己腰包里的;清楚認識手中的“權”是群眾賦予的信任,不是自己對群眾的約束。其次,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規范一大批,從“微小處”入手,充分發揮紀檢監察作用,制定好“游戲規則”,先說好后不亂。再次,必要的時候“殺雞儆猴”,震懾一小批,大公無私的人確實很少,嚴處違紀違規人員,用處理結果打消部分僥幸心理。三步走,規范行為,避免“雁過拔毛”。
要知道“雁過拔毛”的前一句是“風過留痕”,一切的貪腐行為都會有痕跡留下,成為處理貪腐的證據,抱著僥幸心理貪“小便宜”,最后終會摔“大坑”。任何貪腐,要想人莫知,除非己莫為。
作者單位:樂山市市中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