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宋翠茹:特色小鎮須有產業擔當

[ 作者:宋翠茹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1-10 錄入:王惠敏 ]

2016年,國家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2017年,國家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住建部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稱,近年來,各地涌現出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集聚、宜居宜業、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但也存在一些概念不清、定位不準、急于求成、盲目發展以及市場化不足等問題。

那么,如何準確把握特色小鎮的內涵?此次公布的四部委《意見》給出了四句話——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不能把特色小鎮當成筐,什么都往里裝,不能盲目把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體育基地、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以及行政建制鎮,都戴上特色小鎮的“帽子”。

一言以蔽之,有“特”有“色”才為特色小鎮。

“色”是特色小鎮的基礎,即“顏值”,特色小鎮不需與目前行政設置的鄉鎮掛鉤,或大或小。特色小鎮的建設要與地域特色、人文內涵結合起來,以“小而精”生態美麗建設為目標,從基礎建設、衛生整治等多方面進行環境整改,為居民創造干凈有序整潔的生活環境,進而全面打造一個有記憶、有文化、有故事、有美景的小鎮,來吸引目光,吸引更多的游客以及創業者。

從我省的民和官亭小鎮到農墾文化的德令哈柯魯柯鎮,從“拉面小鎮”化隆群科再到靠“鹽值”發展的茶卡鎮,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特色小鎮都是特色明顯,優勢突出,并且具有一定的旅游特色。然而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旅游不能成為唯一的目標,但卻是最重要的發展路徑。因此,特色小鎮建設,要意識到必須滿足大眾旅游消費需求的重要性,還要避免單一性旅游小鎮的開發,要培育、發展綜合性旅游小鎮,以此避免客源市場的局限性和不穩定性。

如此一來,就需要把差異感、新鮮感作為特色小鎮建設的前提和方向。唯有區別于其他地方的特點,才能吸引人,讓更多的人流連忘返。在此基礎上,政府需要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合力布局,引導帶動,更要因地制宜,找到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通過對產業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進而提高當地群眾的生活水平,讓他們在產業發展感受到“實惠”從中增收致富。

當然,特色小鎮也要有自家的“小鎮計劃”,依靠當地本身良好的產業基礎,選擇主攻一項最有基礎和優勢的特色產業,這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支撐,需要科學選擇、合理規劃、核心培育,再到集群輻射,最終提升到產業品牌的發展路徑。因此,特色小鎮要堅持“以產立鎮、以產帶鎮、以產興鎮”,促進從小鎮資源到小鎮產業,小鎮產業到小鎮經濟,小鎮經濟到小鎮發展,最終實現產鎮一體、協調發展,為我省特色小鎮提供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和支撐。更為重要的是,在我省特色小鎮的產業發展中,不能追求面面俱到的全產業體系,而是聚焦、主攻在某個具有特色的優勢產業上,確保某一特色產業在小鎮中的獨特及主導地位,圍繞其來培育發展完整的產業生態圈,以此激活小鎮經濟,促進小鎮特色的形成。

青海,不遙遠也不荒涼,這里有綠水青山,一步一小景一里一大景。在青海,你會看到,水可以是綠色的,也可以是藍色的,還可以是白色的……如此美景,得益于我省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對我們青海人來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那么,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不論是政府還是當地群眾,務必要把生態建設放在首位。要清楚地認識到,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意識到,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要創新發展思路,發揮后發優勢。因地制宜地選擇好發展的產業,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青海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中字幕综合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第一页 | 亚洲乱AV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