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至29日,河北、甘肅、青海、河南、福建、江西、黑龍江等省份召開了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均把產業扶貧視為重要的工作部署。(人民日報海外版1月11日)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發表2016年新年賀詞時說:“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掛。”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扶貧一直是黨和政府的牽掛。近日,多省份召開扶貧工作會,明確產業扶貧是關鍵,比如青海省同德縣省級扶貧產業園,采取產業集中發展模式,提升產品質量,建立良好市場氛圍;黑龍江省采取了“企業+科研院所+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農村經濟引入現代商品經濟的大軍中去。顧名思義,筆者認為,今后產業扶貧是脫貧的一條正確道路,引領產業扶貧浪潮。
自古以來,富民與貧民的存在不以時代的變遷而發生變化,亙古不變的定律。在現代社會,貧富差距大仍然是我國最大的基本國情,如何讓貧困農戶致富,脫掉貧困的帽子,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疑難雜癥”,近年來,國家制訂了一系列精準扶貧政策,無論從基礎設施的提升,再到困難群眾的慰問幫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v觀全面,我國貧困形式依然嚴峻,如何將錢花在”刀刃上“,徹底改變貧困面貌,產業扶貧是關鍵。
產業收入依然是貧困群眾收入的主要手段,立于當下,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多、在家勞動力少,老人、婦女、兒童留守農村現象突出,嚴重影響城市、農村人口結構調整。如何將勞動力留在農村、提高農民收入,產業發展是邁出貧困門的鑰匙。
在農村,因為農村市場勞動力價格低、土地貧瘠等原因,制約當地經濟的發展,因地制宜,建立有利于當地經濟發展產業的產業發展方式,迫在眉睫。
貧困地區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通過選派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和工作組駐村幫扶的方式下,通過實地考察,市場調研,科學規劃,找準產業發展項目,不“紙上談兵”、不走形式,將”三嚴三實“精髓用到地方扶貧工作中去,鼓勵貧困農戶、剩余勞動力,利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拓開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脫貧路子,不辜負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永遠脫掉貧困的帽子。
(作者地址:北川羌族自治縣墩上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