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高崢:有機并非不需要投入的常規農業

[ 作者:高崢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11 錄入:王惠敏 ]

“有機農業能夠養活這個世界嗎?”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約有50%的食物消耗是來自低投入,小農自產的生產系統,而這些食物還遠遠不夠所謂的“有機”標準。這樣的生產系統靠的是當地近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資源、機構和傳統生產手法。這些系統通常被稱為“不合格的有機”,因為他們很少或者說是幾乎沒有什么外部輸入。

常規農業是適用于這種小農生產的。但很明顯,這些靠傳統生產方式和自然資源的生產系統是無法養活一個如今城市人口正在不斷增加的發展中國家的。因此,對于生態強化的要求就更為迫切。但是,哪種類型的強化才是可行的呢?

根據當前的資源、勞動力和外部輸入來看,全球可實現的生產力水平差異很大。通過對當前農業的生態強化,糧食生產能夠實現產量的增加,保持可持續發展,并對生態系統實施自然功能的集約化和智能化。

高崢:有機并非不需要投入的常規農業(圖1)

自從“綠色革命”的開始后,這些被列舉的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糧食產量差距

最近有兩個不同的科學團體發表的獨立研究報告(不一定是有機農業的支持者)顯示,北美和歐洲的有機和常規農業產量之間的平均收益率僅差20%。這個數據在不同作物類型和作物種類上都有所不同,而且生產力水平不同結果也不一樣。

20%的收益率差距意味著在同樣面積的土地上,你可以在每公頃土地上用農藥、殺菌劑、化肥等來收獲6噸的常規小麥,或者是收獲大概5噸的有機小麥。

有機和常規農業的平均產量差距大約20%并不是意味著如果一年之內整個地球的農業生產都變成有機化那世界糧食產量將會下降到只有20%。同樣的,如果以有機農業生產我們需要六倍以上的土地才能產出和以前數量相同的糧食的言論也不是真的。這些想法肯定都是因為無知、不過腦子的假設、和狹隘的視野。有機農業依靠作物輪作來管理養分循環,來防治害蟲、雜草和疾病。在一個農場,作物輪作能夠在確保了時間、空間、資源、市場機會和勞動力分配的基礎上降低風險。

作物輪作并不意味著一片田地如果不種主要作物,就會空著或者種非糧食作物。舉個例子來說,歐洲的大部分搞有機的農民往往還經營著混合農場,并將作物和家畜有機的結合起來,有時還會搞一下園藝。在這些農場輪作生產的谷物和豆類都富含高蛋白,可以用于自家動物的飼料或去市場出售。以這種方式喂養的動物的糞便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也會很高,這樣一來不容易造成環境的損失,還能提高回收率和營養物質在系統中的保留效率。

作物和用于動物飼料的牧草輪作有助于恢復土壤有機質和土壤氮素,并打破了動物和農作物中害蟲、疾病、寄生蟲的循環。谷物和塊根作物品種的混合種植有利于收益的穩定,并在一定時間內更有效的利用資源。

由于這些農場的作物產量、奶產量、肉類產量不僅能基本滿足所需而且有時還能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在農村地區,在這樣的農場工作是十分令人尊重的,整個農場也不容易受到氣候或市場波動的影響,還能服務本地環境。

因此,在歐洲的生態農業中,有機農業作為一種手段,需要在農場、景觀、區域等領域有一種系統的模式。

有機并不是不需要投入的常規農業。它在大范圍內的實施將需要個別農場和不同的農民之間進行整合,需要生物防治、抗病、和景觀設計等系統的進行考慮,還需要廣義的作物輪作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而改變。

還有就是如果世界上的飲食都是一美元出售的漢堡的話,食物輪作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粗放”在歐洲農業的形式不單單靠犧牲生產力,它是使農業更加復雜多樣,向知識密集型轉變,并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通過提高生態效率,生態集約化有助于對食品和環境排毒,并對自身景觀提供生態服務。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社會生態農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 天天摸天天添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 | 亚洲国产午夜站香蕉 | 亚洲偷精品国产五月丁香麻豆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