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至5日,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就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到邯鄲市進行調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武十周陪同調研。(5月9日邯鄲新聞網)
精準扶貧是一項關乎民生的國之大計。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在一些農村,生活條件很差,有的地方連出行、吃水等基本問題都難以解決。可以說,貧困地區的人們渴望脫貧。其實,脫貧并不是最終目標,最終的是要實現小康。因為在一些貧困地區,貧困線很低。就拿西部某一縣為例,貧困標準是年人均收入2850元。一年的生活中2850元能夠做什么?也只能解決基本的生活。
所以說,脫貧只是一個階段的開始,最終是要實現小康。這就要求駐村工作的干部們,要“立大志”,不能只局限于脫貧,更不能有那些“走一步看一步”得思想。在一些地區,某些駐村干部扶貧是為了鍍金。他們做足了表面文章,而真正為百姓服務的事情沒做幾件。也有一些干部存在“等、靠”現象,不積極主動,造成許多資源的浪費。
這次扶貧工作是讓老百姓徹底拜托貧窮的帽子,絕對不能返貧。怎么才能夠真正為民服務,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上去,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
精準扶貧要“精準”。雖然只有簡單的“精準”兩字,卻蘊含著很大的意義。對于駐村工作對來說,一定要把握“精準”兩個字的含義,絕對不能走過場。做到“精準”,首先就要去調查研究。在了解貧困村貧困原因后,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實施方案,解決制約發展的問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貧困村的貧困原因不同,有的是交通、有的是飲水、有的是人們的思想等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以說是“精準”的主要問題所在。也只有做到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走大溜,才能做到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更要注重“觀念扶貧”。無論在什么領域,好“想法”總能讓你收獲很多喜悅,這就是“頭腦風暴”。在農村也一樣,由于一些條件的限制,農民思想保守、落后,面對一些新鮮事物不敢接受,總是“前怕狼后怕虎”。還有一些村干部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而看不到長遠利益。所以說,為了農村發展,就要“觀念扶貧”。把一些先進的理念灌輸到他們的頭腦中,把一些致富能手、帶頭人送出去學習,引進一些先進的農業技術等等,才能在根本上脫貧。
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扶貧開發是我們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是最艱巨的任務”。實現小康貴在扶貧,扶貧貴在“精準”,在“精準”的同時更應該注重“觀念脫貧”。
作者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