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一個叫盤兔的山村,離首府南寧車程不到200公里,卻是廣西最貧困的地區之一。政府的支持不可謂不大,扶貧干部的工作不可謂不認真,然而,許多“老牌”貧困村的貧困戶,陷入年年扶貧年年貧的困境。(來源:新華網)
我國十三五規劃剛要中,提出精準扶貧基本方略。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行了全面部署,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而當前扶貧工作也已經進入到肯硬骨頭和攻城拔寨的階段。縱觀精準扶貧目前取得的成效,受益人口達到上千萬,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這些成功脫貧前驅者,除了有政策的支撐和制度保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和智慧,他們有改變貧窮的思想和勇氣,這才使他們富裕起來。而另外的一部分人,從思想的深處就沒想過改變目前的情況,改變他們的狀態,改變他們的生活環境,甚至懶惰、不思進取,這才導致像廣西大化縣盤兔山村的情況,年年扶貧年年貧,成為了扶不起的阿斗。富蘭克林曾說:“貧窮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老死于貧窮的思想。”
貧窮使人落后,如何解決扶貧脫貧“最后一公里”問題?古語說:“授之予魚不如授之予漁。”政府鋪下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光明大道,但路還得自己去走,不去走,根本也就沒有所謂的路。
強國先強教,治貧先治愚。要喚醒貧困村愿意窮居深山這根深蒂固的窮根思想,激活貧困地區脫貧內生動力,必須充分調動貧困地區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的心熱起來,形成外部多元扶貧與內部自我脫貧的互動機制。因為內因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應激發走出貧困的志向和內生動力,真正的從思想上動刀,斬斷懶惰、貧窮的老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就曾明確指出,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以振奮的精神狀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打贏脫貧攻堅戰。
只有改變了自身的不科學認識和觀念,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相信科學遠離愚昧,從根本上,治愈貧窮。這種權利意識本身就是對自己負責也對社會負責的表現,這也是現代公民社會對個人素質的要求,提高生活目標,提升生活質量。只有提高思想認識,提高對幸福感的認知,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打贏脫貧攻堅戰,改變貧困面貌、創造美好生活。
作者單位:北川羌自治縣陳家壩鄉中心衛生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