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尊重和繼承前兩個電子商務五年規劃脈絡的基礎上,根據電子商務和宏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形勢和國家整體戰略的新要求,對“十三五”電子商務發展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意義的新部署。電商扶貧,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創新領域。
《規劃》中關于電商扶貧有哪些內容?
《規劃》一共分五章,電商扶貧的內容貫穿和體現在所有各章之中,這足見《規劃》對電商扶貧的高度重視。
首先,在第一章對“發展現狀與面臨形勢”的判斷中,專門就電商扶貧寫了一段,分析了電商扶貧的現狀和形勢,明確了電商扶貧作為扶貧新手段的作用,指出電商扶貧開辟了脫貧攻堅的新途徑。
在第二章“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的表述中,提出要“充分釋放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活力”,“引導電子商務全面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讓“電子商務成為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惠及城鄉的重要平臺。”
在第三章“主要任務”中明確提出,“創新開展電商扶貧和便民服務,使全體人民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要求“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精準扶貧”。
在第四章所安排的17項“專項行動”中,《規劃》將電商扶貧作為其中的一項進行了專門部署。
最后,在第五章“保障措施”關于“加強組織領導”中,《規劃》特別指出,要在包括電子商務扶貧在內的幾個重點領域建立健全電子商務部際協調機制,加強政策資源協同。
《規劃》為什么如此重視電商扶貧?
首先,這是“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戰略的要求。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要求,“必須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思路和辦法,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并明確要求“實施電商扶貧工程”。《規劃》須通過具體的部署貫徹落實《決定》的要求。
其次,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的重要領域,可以賦予扶貧脫貧以新能力、新手段。電子商務的主流化發展已經到了向貧困地區拓展覆蓋的階段。電子商務給貧困主體的最重要的賦能,就是幫助他們對接廣域大市場,以彌補貧困地區本地購買力有限、市場資源短缺、產品價值低估、就業渠道狹窄等不足,這是“互聯網+”給扶貧帶來的新方式。在“互聯網+”的時代,面向“十三五”脫貧攻堅的任務,《規劃》不可能不重視電子商務。
最后,更重要的是,農村電商實踐經驗已越來越多地證明,電子商務不僅應該、而且能夠在助力扶貧脫貧中擔當重任。國務院扶貧辦在甘肅隴南開展電商扶貧試點取得成功,各地近年也涌現出許多電商扶貧的成功案例。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不斷證明,電子商務能夠為農村發展添動力、惠民生、促雙創、轉方式,而這些都能夠體現在助扶貧的效果上。“十三五”必須在更大的范圍內、更深的程度上發揮電商扶貧的作用。
這些都是《規劃》重視并部署電商扶貧工作的主要依據。
《規劃》對電商扶貧作出了哪些具體部署?
《規劃》對“十三五”電子商務的整體發展部署了五大任務。其中,在第四項“完善電子商務民生服務體系”的任務下,重點提出了“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精準扶貧”的內容。《規劃》要求“建立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的帶動機制”,以電子商務平臺為依托,調動全社會扶貧力量,實施精準對接,助力精準扶貧。具體思路是圍繞“物(產品或項目)”和“人(就業)”兩個方面開展電商扶貧的精準對接,目的是一方面幫助貧困主體解決賣難和賣賤問題,實現產品的銷售與增值;另一方面幫助貧困戶,拓寬就業和增收門路,助力脫貧攻堅。
在部署“開展電商扶貧專項行動”中,《規劃》重點提出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助力貧困地區依托電子商務對接大市場”。為此,除了要加強貧困地區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還要推廣實踐中涌現的“多路帶貧”經驗,在電商經營者與貧困戶之間建立多樣化的聯結機制,讓貧困主體可以多種路徑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電子商務中來,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還要發展特色產業、特色旅游等,為電商扶貧奠定良好的產業基礎;二是“支持扶貧項目依托電子商務對接扶貧力量”。要把社會公益的力量與電子商務結合起來,“通過電子商務扶貧公益平臺、社交網絡及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積極組織扶貧公益活動,推廣貧困地區產品或項目,充分發揮各類社會扶貧力量的積極作用”;三是“支持依托電子商務平臺就業創業實現就地脫貧”。鑒于近年國內主要電商平臺在貧困地區積極探索開展創業扶貧、就業扶貧的情況,《規劃》要求“加大各級政府部門對貧困者的幫扶力度,發揮電子商務平臺積極性,組織開展電子商務培訓,提供就業創業條件。”
《規劃》的這些具體部署,保證和體現了與此前國家主管部門發布的“網絡扶貧行動計劃”、《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的銜接,是“十三五”期間深入開展電商扶貧的行動依據。
落實《規劃》電商扶貧部署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結合近年的大量調研,個人認為,接下來要把電商扶貧的政策、規劃貫徹落實好,主要應注意處理好以下關系:
1、堅持理想目標與現實條件的統一
電商扶貧的主戰場在貧困農村,這是要在最困難的場景下開展電子商務。因此,我們必須對現實中的困難和挑戰有清醒的認識,不能以良好的意愿代替現實。違背客觀規律的急功近利,不僅于事無補,反而會帶來新的問題;同時,脫貧攻堅,扶貧扶志,面對困難和挑戰,理想的方向必須堅定不移。在策略上,一定要注重實效,循序漸進,積小勝為大勝。
2、提高精準度與提升帶動力“兩手抓”
電商扶貧要圍繞提高精準度與提升帶動力兩個方面著力。精準度與帶動力“兩手抓”,是目標與現實的雙重需要。電商與扶貧二者是水漲船高的關系,不可偏廢。電商本質上是市場行為,具有條件依賴性。限期脫貧的目標要求將各種扶貧資源,包括電商扶貧資源,精準地聚焦于脫貧幫扶對象;同時,又需要不斷完善電商扶貧的各種條件,補齊短板,不斷提升電商精準扶貧的帶動力。
3、電商扶貧要與產業扶貧等手段結合使用
電商扶貧不是一個萬能的“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其核心作用在于對接廣域大市場和數據驅動的精準化、智慧化運作。它不能脫離一定的產業基礎,否則便成了無源之水。它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包治百病。任何夸大和貶低電商扶貧作用的觀點,實際上都不利于電商精準扶貧的實施。
4、電商扶貧的手段必須用脫貧效果來檢驗
電商扶貧不能為了電商而開展電商,必須在精準脫貧的效果上體現出來。為片面追求電商成交額,就算能玩出花來,若以犧牲貧困戶參與主體的實際收益為代價,都是不可取的。電商精準扶貧的具體形式、帶貧路徑可以多種多樣,但貧困主體的獲得感必須建立在他們實實在在的收益之上。
5、從資源驅動轉為資源、市場雙驅動
貧困地區如能基于本地資源開展電商扶貧,不僅無可厚非,而且應當鼓勵。然而,鑒于農村電商先行地區的成功經驗,貧困地區通過電商對接廣域大市場,還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和新的發展空間。電商扶貧要在“當地有什么賣什么”的單一思路之上,再加上“大市場要什么賣什么”的新理念。要以大市場的需求為導向,調整和完善產業結構,整合資源,優化供給,不拘一格地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
6、在“三種邏輯”中探索電商精準扶貧的合作機制
政府、公益與市場三類主體,在開展電商扶貧時投入資源的屬性和行事邏輯各有不同。三者之間有交集,但有時也會有矛盾。政府在堅持公共扶貧資源必須精準配置的同時,對于公益主體和市場主體,應在尊重他們合法自主意愿的前提下,通過積極倡導、主動配合、政策引導,提高電商精準扶貧的績效。其中,創新三者之間的合作機制非常關鍵,需努力取得突破。
(作者:《規劃》專家顧問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 2017-01-0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