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余培發:關于推進綠色發展的幾點思考

[ 作者:余培發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16 錄入:實習編輯 ]

摘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我國“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這次會議首次提出綠色發展理念,是與黨的十八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目標一脈相承的。在“十三五”時期,我國為什么要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推進綠色發展有哪些機遇與挑戰?怎樣按照中央規劃的綠色發展路徑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本文圍繞這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和論述,給出了明確答案。

關鍵詞:推進  綠色發展  思考  中國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我國“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這次會議首次提出綠色發展理念,是與黨的十八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目標一脈相承的。美麗中國要靠新經濟、新產業來充實它的底氣。綠色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是實現生態文明的根本途徑。

我們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關于推進綠色發展的精神,必須始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強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來與大家共同分享我對推進綠色發展的幾點思考。

一、推進綠色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共識與潮流

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標志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推進綠色發展不僅局限于“種草種樹”、“末端治理”,而且還包括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方方面面,并與生產力布局、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理念、制度體制緊密相關。所以必須把推進綠色發展放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貫徹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路線圖中來認識和把握。

綠色發展跟經濟密切相關,經濟又跟產業相關,所以我們推進綠色發展必須以綠色產業為依托。那么,什么是綠色產業呢?所謂綠色產業,就是指積極采用清潔生產技術,采用無害或低害的新工藝、新技術,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實現少投入、高產出、低污染,盡可能把對環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產過程之中的產業,它不僅包括植樹、種花、綠化、環保等內容,而且還包括綠色信息、綠色制造、綠色流通、綠色資源等內容,它是我們推進綠色發展的有力支撐。

當前,從世界經濟發展來看,已進入后危機時代,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新常態。大家知道,新常態的特定意義就是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世界經濟運行目前還處在下行和衰退的高風險之中。所以我們必須把發展綠色經濟作為應對經濟衰退、環境惡化和氣候變化等多重危機的重要對策。這也是全球性的共識。對于綠色發展,不僅僅是我們中國看得很重,世界各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高度重視。

據有關資料介紹,歐盟已在2013年之前投資1050億歐元支持歐盟地區的“綠色經濟”,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這筆巨款全部用于環保項目以及與其相關的就業項目,其中540億歐元用于環保法規,280億歐元用于改善水質和提高對廢棄物的處理和管理水平。韓國提出未來4年投資約360億美元用于一系列生態友好型項目,包括綠色交通網絡、綠色家庭以及清潔韓國4條主要河流,可以創造96萬個就業機會。日本強調要擴大綠色經濟市場,對環境友好型企業實施零利率的貸款政策,就是從政策上要扶持、偏重、偏愛于綠色產業,推動綠色發展,提出了要創造100萬個新的綠色就業機會。印度啟動了全面的國家氣候變化行動計劃,大力投資風能、太陽能。由此可見,世界各大經濟體和一些地區都已經開始實行綠色發展。

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已經歷了現代化起飛的初始階段。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高速發展,經濟運行進入了新常態。我們的經濟增長就要由高速向中高速轉型,產業發展就要盡快解決結構升級的問題,還有就是要全面總結過去發展的經驗教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推進綠色發展,不僅要順應國際發展的大趨勢,而且還要結合我國自身的實際進行通盤考慮。綠色發展已成為我們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再怎么講都不為過。作為一項新的基本國策,我們上上下下都得高度重視。因為這個事情已不單單是國家的事情,也是我們各級地方政府、各個基層單位和企業以及廣大人民群眾,都必須要落實到行動上的事情。

二、推進綠色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首先,從國際上看,我國綠色發展遇到了新的機遇與挑戰。2009年2月16日至20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第25屆理事會會議暨全球環境部長級論壇上,與會成員國代表都提出了實現全球綠色新政的重要性和向低碳節能的綠色經濟轉型的緊迫性。這次會議呼吁各國實施“綠色新政”,并且指出,全球刺激經濟方案的2.5萬億美元資金中,應有1/3用于發展綠色經濟;同時還提交了一份報告,指出如果將7500億美元、約合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1%用于發展綠色經濟,將產生重要的多重收益,不僅有助于緩解經濟危機,從長遠看,還能夠幫助人類應對糧食短缺、自然資源匱乏、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等威脅,找到應付的路徑和辦法。

相關研究資料表明,美國每投入10億美元用于發展綠色能源,每年就可節省4.5億美元開支。據測算,在2012年——2020年間,政府每投入10億美元用于發展綠色能源,就可創造3萬個就業機會,同時每年減少6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綠色經濟既是解決當前全球多重危機下經濟發展困境和維持經濟增長的一條新的發展之路,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策。

為了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我們中國制定了預計投入5860億美元、約合國內生產總值8%用于刺激經濟的方案,其中將約1400億美元、接近國內生產總值2%用于綠色投資,推進綠色發展。這將為我國價值1700億美元、雇傭100萬勞工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提供強有力支持。

其次,從國內來看,我國綠色發展也遇到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知道,國內的改革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前溫飽階段。主要任務是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解決溫飽問題時生存是第一位的。有人問為什么中國那個時候不強調綠色發展、不強調生態文明呢?難道那個時候不知道這些嗎?不是這樣的。因為人類的生存和生產與生活,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里面講,人首先要吃喝拉撒,吃喝拉撒問題解決了,才談得上去追求其他方面的發展。如果連生存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人們就不可能去追求更高的文化、文明和精神需求。

大家知道,近代一百多年來,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中國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才在戰爭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建國之初可以說是一窮二白,物質極度匱乏。當時還受到周邊一些國家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圍堵與封鎖。那個時候我們想開放、想發展都很難,所以特別強調自力更生。為什么要自力更生呢?因為要生存,生存是第一位的。

但是當初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搞了30年,最大功勞就是解決了中華民族特別是大陸人民的生存問題;起碼我們活下來了,有了發展的基礎,而且初步建立了國民經濟體系。這個歷史功勞是不可磨滅的。但是那些年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在生存線上,溫飽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起步之時,十年動亂的文化大革命才結束一年多,當時我國的經濟狀況確實不好。所以在改革開放之初,全國人民的生活都還處于前溫飽階段,當時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解決人們的吃、穿、住問題,想方設法讓老百姓活得更好。所以那個時候的發展提倡的是以數量型為主,談不上甚么質量。

到了第二階段,當我們的改革開放鋪開了,從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過渡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大家嘗到了市場經濟的甜頭,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在這個時候,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發表講話,推動了我國新經濟體制的建立,也就是到十四大的時候我國正式提出了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模式。這個階段叫溫飽階段。在溫飽階段,我國的發展方式堅持的仍然是以數量型為主。因為那時我國仍處于短缺經濟階段,要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要,就得進一步使物質豐富起來,所以那時把GDP看得很重,組織上提拔使用干部就把地方GDP的增速作為了一個最重要的標準。現在我們不允許那么搞了,但不能說那時的搞法就全錯了,因為那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做出的選擇。

毋庸諱言,溫飽階段推行粗放式發展確實帶來了不少問題,最嚴重的就是環境污染、生態惡化。而這些問題又是當今世界各國特別關注的。

但現在人們溫飽問題已經得到徹底解決,我國的改革發展已經進入第三個階段,就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就要特別強調優化產業結構和提升人們幸福生活指數,不再把GDP看得很重。所以從我們黨的十八大開始,就特別強調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強調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現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已經鋪開,如果我們還是按照原來的思路,摸著石頭過河,不搞頂層設計,讓地方各自去闖,那很多公共問題、宏觀問題就難以解決。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新階段,我們就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把發展方式盡快轉移到綠色發展上來。綠色發展,在我國的潛力還相當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提升發展質量添加強勁動力。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過去30多年平均每年9.3%的經濟增速,現在無論如何也達不到了。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原來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跑不快了。第一架馬車是外貿,必須得靠國際經濟拉動,而國際經濟現在處于衰退階段,我國的外貿肯定受到影響。第二架馬車是投資,過去30多年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可以說是突飛猛進,重大項目都搞得差不多了,你現在不可能又去搞重復建設,把那些建好了的設施挖了重建,所以這方面的投資速度也慢慢遞減了。第三架馬車是消費,這與我們的收入結構直接相關。我國人民的收入結構現在貧富差距比較大。改革開放之后,有一部分人暴富起來了,有一部分人解決了溫飽問題,還有一部分人變成了弱勢群體。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一個新問題,消費總體上我們達到了小康收入水平,甚至有一部人已經大大超過了小康水平,但還有一部分人沒有達到小康水平、有4千多萬人目前仍處在貧困線上。那些富裕起來的人消費已經得到滿足,要想讓他們拉動消費是不可能的,而有消費需求的弱勢群體又沒有消費能力,即便有也很少,因為他們收入不高,哪怕有少量存款也不敢大膽拿出來用,所以消費這架馬車自然就受到了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滿足新時期人民生產生活的需求,就必須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而霧霾頻發、城市擁堵、河流污染、湖泊萎縮、生態脆弱等危機現已在我國大面積出現,短缺經濟時代發展起來的鋼鐵、煤炭、水泥、化工等產業,產能現已嚴重過剩,且對環境污染較大,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需求,直接影響到人民生產生活質量。面對這種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長遠發展負責的責任擔當,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好,使我國盡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我們決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必須通盤考慮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解決問題,從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方面尋求出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建立并落實國民經濟綠色核算體系,用環境質量改善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

三、推進綠色發展的路徑與措施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從六個方面為我們指明了推進綠色發展的路徑。一是要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以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二是要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三是要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四是要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五是要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六是要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

按照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規劃的綠色發展路徑,我們要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早日建成美麗中國,就必須采取以下強有力的措施:

(一)提高環境準入門檻,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要根據環境容量、資源稟賦和發展潛力,把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等主體功能區,制定不同的區域發展政策,根據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確定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并以此為基礎制定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在一些特殊的地區,要實行環境優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環境標準的要求,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經濟政策、建設項目等進行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對環境容量不足和污染物排放超過總量控制計劃的地區,嚴格限制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的新建和擴建。

(二)加強環境保護執法,杜絕污染事故發生。依法關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對排放污染造成重大損失的企業和個人依法追究相關責任。決不搞下不為例。要使《環保法》成為真正帶電的高壓線,若誰敢碰就要讓誰付出慘痛代價。要圍繞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城鄉環境保護、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和推動解決當前突出環境問題等重點任務,嚴格執法。要把排污量較大的企業作為監督管理重點,根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核發排污許可證;對超標排放、超總量排放的,必須實施限期治理,削減總量;對符合有關規定的,要依法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各級環境監察機構應根據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把重點監控企業作為執法監督的重點,至少每月進行1次現場執法檢查,防范污染事故發生。

(三)建立健全環保機制,完善責任追究制度。把環境保護前置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階段。在經濟決策過程中強化環境保護的把關和引導作用,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應當進行專家論證和群眾評議,必要時可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建立完善領導干部任期環境保護責任制,制定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及問責制度。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資源環境嚴重破壞的要記錄在案,對領導干部實行終身追責,在崗的不得讓其轉任更加重要的職務和提拔使用,已經調離或退休的也要嚴肅追責。讓那些只注重經濟發展指標不重視環境保護的干部“靠邊站”,讓那些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開展環境保護與治理方面成績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四)制定環境經濟政策,開展綠色創建活動。盡快出臺綠色信貸、綠色投資等環境經濟政策,把產品消費后的處置責任前移到生產階段,從而激勵生產者按照環境友好的理念進行產品設計、優化生產過程。通過制定引導性的財政和價格政策,引導企業走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之路。國家對一些推廣有困難的無污染、低耗能、利國利民的項目和產業,應實行低稅或免稅政策,以充分調動企業生產“綠色GDP”的積極性。通過調整水、電、煤等資源價格,促進企業采取資源節約型的生產工藝。廣泛開展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生態省(市)、生態示范區、環境友好型企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使那些在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融合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的地區獲得榮譽和實惠。

(五)全面推行綠色發展,建立綠色經濟體系。廣泛推行清潔生產,鼓勵節能降耗,防范應對污染事故,構建低消耗、少污染的現代產業體系。實行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流通方式。積極治理鐵路、公路、水運等運輸污染,保障危險化學品運輸和儲存安全,限制高污染產品貿易,搞好資源再生回收利用,建立清潔、安全的現代物流體系。大力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實行環境標識、環境認證、綠色采購和生產者責任延伸等制度,推行垃圾分類和消費品回收,建立綠色、節約的消費體系。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財新網,2015-10-29。

[2]《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15-12-15。

[3]陳冬生·“十三五”發展新理念之綠色:堅持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2015-11-30。

作者簡介:余培發,現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政協常委、經濟委主任兼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理事等職。主要研究方向是生態經濟。他撰寫的《共同肩負起建設美麗中國的重任》,獲得了全國“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征文比賽優秀論文獎。他所著的《“金點子”獻給新農村建設》一書,榮獲南充市人民政府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他所著的《新時期城鄉經濟發展研究》一書,榮獲南充市人民政府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他所著的《生態新路——產業升級與美麗中國路徑》一書,已由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向四川省新聞出版局申報《四川省2017年度重點圖書出版資助項目》,將于2017年3月出版發行。

作者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同慶路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小说 | 亚洲成aV人在线视猫咪 | 在线高清免费不卡dvd | 在线二区人妖系列 | 午夜短视频福利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