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云發了條“為瑤族媽媽建一間廚房”公益募捐的微信,目的是解決河邊村兒童營養不良問題。
河邊村是云南西雙版納勐臘縣的一個村落,李小云調研發現,該村60戶的瑤族婦女在傳統的燒柴房日復一日地重復著貧困生活,村里學前兒童普遍存在營養不良,吃飯沒有規律,食物不干凈,缺乏合理的飲食結構是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
因此,李小云計劃通過這一方式,給每戶引入一間現代廚房。當然,這只是李小云在河邊村扶貧實踐中的一個小項目,《民生周刊》記者采訪了解到,從2015年3月深入河邊村實地扶貧兩年多來,李小云不僅幫助了河邊村發展產業,還摸索出一套針對深度貧困農村的扶貧方法,即以主導產業拉高窮人收入為特點的、以復合型產業為核心的深度性貧困綜合治理的創新路徑。
9月13日,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結果揭曉,李小云因在扶貧創新方面的貢獻榮獲“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
選擇河邊村
李小云第一次到勐臘縣是在1993年,那次調研他到了勐臘縣城,這座充滿滇南少數民族風情的小城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時隔20多年的2014年,長期從事扶貧研究的李小云決定重訪勐臘做些扶貧調查。當年底,他與勐臘縣扶貧辦的同志們一起,到了全國整鄉推進項目鎮勐伴鎮,先后深入茅草山哈尼族山寨、河邊瑤族山寨等少數民族貧困村做駐村調研。
調研中他發現,處于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許多村莊都陷入貧困之中,這些村寨地處山區,交通不便,且由于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原因,外出打工者很少,生計依賴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民可支配年收入很低,沒有資產,居住條件極差。
這種類型的貧困村寨深陷貧困,僅靠一般性扶持措施,并不能幫助貧困農民徹底擺脫貧困。李小云決定選擇一個貧困村,生活在村里,展開旨在幫助貧困群體走出貧困的扶貧實踐創新。
最后,他選擇了河邊村。該村2015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為4000元左右,而人均年支出超過5000元,幾乎家家負債。低收入嚴重影響下一代的教育和及時的疾病治療,且村內沒有一處安全住房,道路沒有硬化,雨季通行極為困難,嚴重影響生產生活。
基于貧困診斷的治理實踐
為了能夠籌措一部分可以動用的社會資源,李小云在中國農業大學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勐臘縣注冊成立了勐臘小云助貧中心(簡稱“小云助貧”)。
在貧困診斷的基礎上,李小云提出了河邊村深度性貧困綜合治理的基本設想:在社會保障的強度和覆蓋度不能大幅度增長的條件下,貧困農戶的福利改善主要依靠個人收入,而像河邊村這樣的深度性貧困村僅僅通過一般的扶持無法讓貧困農戶走出貧困,因此,必須創新產業發展思路,探索能夠極大提高農民收入的主導性產業,同時又需要考慮產業單一的市場風險。
李小云進而提出,利用河邊村的自然景觀資源、冬可避寒夏可避暑的氣候資源以及瑤族文化資源,發展高端會議休閑為主導產業、特色農產品為輔助性產業以及種養業為基礎性產業的復合型產業體系。
貧困診斷發現,要想發展這樣的產業,沒有人居環境的改善、基礎設施的配套和村民能力的提高是不可能的。基于此,李小云帶領團隊與村民共同研究,提出了河邊深度性貧困綜合治理方案,該方案得到了勐臘縣政府和勐伴鎮政府的高度認可,并決定將此工作納入勐臘縣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
2015年5月開始,李小云通過小云助貧中心向社會招募志愿者進村展開規劃工作,先后有1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志愿人員來到河邊村開展志愿服務,完成了河邊村深度性貧困綜合治理規劃中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改善的規劃工作。
當年10月,相關單位開始村內基礎設施和瑤族新居的建設工作,在此過程中,李小云與小云助貧的工作人員和助手一起駐村工作,他們請來熟悉木樓建筑的技術工人在村內首先建設示范房,并置備建設工具,與技術工人一道,邊建設示范房,邊培養農民掌握建房技術,為了確保每戶建設均能按照瑤族特色民居的設計方案來實施,李小云在建材市場選擇物美價廉的材料,親自設計每一個客房。
當一間間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高檔客房建成的時候,從沒有見過這樣好的房子的村民都說“李老師真的給我們帶來了變化”。
在復合型產業開發的思路中,李小云提出了“嵌入式瑤族民居”的概念,避免千篇一律的民宿模式,打造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客居與主居相融合的瑤族特色民居,并同時提出了“包容性休閑旅游”的概念,即盡可能避免有實力的外部公司直接介入、截取貧困農民最大收益的弊端,利用政府投資的輸血,通過技術的投入和設計及創新,轉變成造血的基礎性資產條件。
與此同時,李小云帶領團隊與農民挖掘輔助性產業開發,首先建立了熱帶雨林天然出品的微電商平臺,將河邊自然放養的雞蛋開發成10元一個的河邊雨林雞蛋,由于具備純天然的特點,李小云團隊與農戶商議,保留原生態養殖規模,不擴大生產,保證質量,進行訂單式銷售,探索市場性扶貧機制。同時,動員農戶利用房前屋后道路兩側種植木瓜、柚子、芭蕉等當地特色產品,形成河邊輔助性產業。河邊冬瓜豬是極具當地特色的畜牧資源,小云助貧申請項目將分散養殖的冬瓜豬集中養殖,從而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同時也利于冬瓜豬的防疫。小云助貧與上海的生鮮銷售公司洽談產銷合一的冬季蔬菜生產,幫助村民形成基礎性產業,作為原有農業種植的有益補充。
在政府對主體性基礎設施和住房投入的基礎上,李小云利用小云助貧的公益組織資質在愛德基金會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支持下,先后在2015年和2016年利用“騰訊99公益日”公益眾籌平臺,以“邊陲瑤寨舊貌換新顏”“瑤族媽媽的一間客房”項目的名義向社會籌集補充性資金200多萬元,進行景觀示范、客房建設以及衛生間的建設與改造。
截至2017年6月,一棟棟瑤族特色的干欄式木樓拔地而起,村內和村外基礎設施全部建成,河邊村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李小云帶領團隊在材料選擇、居住設備設計等方面與村民一起研究,動員村民利用自家剩余的木料制作室內各種木制用品,目前20多間具有瑤族特色的客居基本建成,預計到年底大部分農戶的客居將基本建成。村民邊建設、邊開始產生收入。截至9月18日,已建成的20多間客房最高收入10000多元,最低收入也有2000多元。
“2017年底將會有30多戶建成客居,按接待會議計劃,農戶的收入將會有大幅提高。”李小云說。
尤需指出的是,經過兩年建設,復合型產業的基礎已經形成,高收入的主導性產業的盈利模式初見成效,農民在不斷沖突和緩解沖突的過程中,正在學習按照現代倫理把握市場,提高他們自己的自主治理和經營能力。
知識分子的擔當
“深入基層不放松,立根原在群眾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習近平總書記改編的這首詩,也是李小云深入貧困地區,把脈貧困根源,解民生之多艱,用科學的精神服務國家社會發展的動力。
作為扶貧領域的一位知名學者,李小云在河邊村的扶貧過程中謙虛謹慎,始終把自己和團隊的工作放在黨的精準扶貧工作戰略框架下,始終依靠當地黨和政府的領導和支持,與當地政府、掛鉤單位形成了和諧的工作關系。
這一工作探索了政府主導、大學及公益組織參與、調動農民積極性、優勢互補的綜合性扶貧模式,探索了社會力量如何在扶貧的最后一公里補政府短板、發揮社會力量之長的路徑,這一探索對于類似的處理深度性貧困的村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河邊深度性貧困綜合治理的初步探索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云南省委書記陳豪對河邊扶貧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新華社、央視等媒體先后對河邊扶貧工作做了深入報道。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民生周刊》2017-09-2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