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去一個剛摘帽的貧困村采訪,談起脫貧經驗,村里的第一書記笑著說,“一句話,送米面更要送觀念。”
兩年前,這位第一書記剛到村里,入戶了解情況,老鄉見他沒帶米沒帶面,夾著個本本來見面,“一看不像好干部”。然而,正是這個本本,挨家挨戶地記錄下了致貧原因,總結出了脫貧辦法。接著,召開村民大會,制定脫貧方案,徹底擯棄“等靠要”的舊觀念,激發內生動力,依靠貧困群眾的辛勤勞動實現了脫貧致富。群眾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往往愛“魚”,不愛“漁”。究其原因,飯來張口省事,自己動手費勁。長此以往,思想的惰性越來越大,精神的貧困越來越深。于是乎,不愿摘窮帽、樂當低保戶,“我窮我有理”成了脫貧攻堅中的“思想堡壘”。所以,對于貧困村而言,惡劣的自然條件只是外因,而落后的思想觀念才是內因。
不清掃“思想堡壘”,難走上小康大道。這就需要扶貧干部真正走到群眾中去,和群眾多交流,將問題記在本上,把困難記在心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輸送“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的大志氣,讓貧困戶動起來,結合扶貧政策,使“我要脫貧”成為奔小康的思想保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2017年01月13日05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