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來問,怎么賣農產品?比如自家種了許多農產品,或者家鄉有許多特色產品,想賣但都感覺無能為力。
互聯網時代,年輕人或了解互聯網的朋友總想用互聯網做點與以前不一樣的事,就算賣農產品,也都想與前輩們不一樣,不愿意天天去趕場,更不愿意等著販子來收。
就想用互聯網來賣農產品。
這想法是好的,可惜心太急了些。
不可否認,有時候新聞媒體一報道,各種滯銷的農產品一掃而空了。但這種不是長久的,假如你是個專業戶,搞種植或養殖的,要是年年靠新聞媒體來喊廣大網民發善心,那估計有點兒險。
畢竟一種事做久了,大家都會麻木的,而且所收到的產品與平時買的也沒什么不同。久而久之,這種廣播式的產品銷售法就不會靈驗了。
那么互聯網時代怎么來賣農產品呢? 互聯網時代其實是個注重體驗的時代,也就是說是體驗經濟時代。
體驗經濟最講究的就是不賺一時之利,而是賺長久之利。比如上篇文章中提到的種植有機米的創業者,前兩年不賺錢,拿著大米到處去送,讓別人免費吃,結果就成功了。
不然,種的有機米,估計沒多少人相信,也沒多少人愿意去吃。種有機米銷售的新聞視頻在這,大家可以注意他是怎么做銷售的。
常規的互聯網思路賣產品是這樣一種模式:產品——開網店——營銷推廣——銷售。
但體驗經濟賣產品是這樣的:生產產品——送給大家體驗——訂購——大量生產。 再好的廣告也比不上消費者自己體驗來得實在,特別是大家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時代。
在當前食品安全嚴重缺乏信任的時代,其實做農產品類的創業是非常好的想法?,F在大家不怕花錢,就怕花了錢也買不到好貨。
懂了消費者這個心理,就不要怕吃虧,不要怕送了就白送了。送10個能有1個長期購買,送1000個,能有1個成為大客戶,那也是賺了。當然,產品確實也要好,不然送了還壞了自己的品牌。
有許多朋友說,就算白送,也沒人要。如果是這樣,說明送的方法和策略是有問題的。
農產品創業正當時!其實很多農產品的生產和收獲過程就是一種很好的體驗過程。農村的互聯網創業或許可以在這里起步,因為這是絕佳的體驗產生經濟的場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辣電商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