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出現核心區人口減少、人口呈現負增長、人口增速階段性放緩等現象。這其中,外來人口返鄉就業、創業是原因之一。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鄉就業和生活。返鄉群體就業情況如何?如何認識這一現象?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學者。
多因素促成返鄉就業、創業
“年輕人在城鄉之間流動就業,是市場中同時存在著的‘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蘭州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郭愛君表示,返鄉就業的“拉力”主要包括傳統的血緣情結和故土情結、追求利益最大化、家鄉有更好的就業機會或創業機會、為了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等;而流出地的“推力”包括高房價、高消費等帶來的高生活成本等。也就是說,家鄉經濟發展的吸引、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和自我實現,以及對自我發展認知的改變是促使部分人群返鄉就業的重要因素。
“返鄉就業、創業意愿的人數增多,固然與產業結構升級有關,但背后的深層原因是我國城市結構和城鄉結構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吳國寶告訴記者,“近幾年來,我國中小城市和城鎮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迅速改善,它們與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在生活條件方面的差異顯著縮小。與此同時,特大城市房價高企、生活成本高而且就業壓力大,進一步凸顯出中小城市和城鎮在生活環境方面所具有的相對優勢。與此類似,近幾年,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活條件也明顯改善,而且農村土地確權和流轉改革也為包括家庭農場在內的現代農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而發展方式轉型所帶來的就業沖擊,在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及農村之間的差別并不十分顯著。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具備創業欲望和能力的人群選擇返鄉創業就十分自然。”
除了生活成本、發展條件等物質因素,觀念的轉變也是重要原因。“近些年,人們開始對過去‘一人打工,全家致富’現象進行反思,對鄉村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即使收入比在城市工作低一些,但返鄉就業卻可以擁有一份平靜穩定的生活。另外,受逆城市化思想影響,人們開始尋找鄉村的價值。返鄉不再是迫于大城市的生存壓力,相反,返鄉已經成為人們的主動追求。”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說。
利于城鄉、區域和諧發展
這一人口流動將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朱啟臻表示,返鄉就業或許會使城市人力資源成本升高,但可以為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生產方式的升級提供空間,也能夠滿足鄉村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同時,對解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鄉村衰敗等社會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這一人口流動能夠促進城鄉乃至區域的和諧發展。
“部分人群返鄉創業對于優化國家發展布局和提高長期發展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政府應給予支持和鼓勵。現階段我國整體上勞動力供給比較充裕,部分人群返鄉創業后,會有新的勞動力補充進大城市,因此,短期內部分青年返鄉創業對大城市的經濟發展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如果這種趨勢長時間持續并且規模超過一定限度,則可能對大城市的經濟會產生比較深遠的影響。”吳國寶說。
“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定位,除了資源、政策等要求外,對人員素質的要求是很重要的。絕大部分返鄉人群都屬于勞動年齡人口,他們的回流增加了當地的勞動力數量。這些勞動人口在創造產值的同時,也帶動著當地消費。并且這部分人中,絕大部分人有工作經驗,利用他們所掌握的技術和經營理念,投入到當地經濟發展,能夠很好地為當地的產業升級、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郭愛君認為。
創造返鄉就業、創業適宜環境
要發揮返鄉群體的作用,也要認識到返鄉存在的困境。郭愛君表示,返鄉務農困境一方面表現為缺乏務農意識與技能,另一方面表現為可耕地面積不足。而返鄉創業困境首先是缺乏資金,融資困難。創業風險較高,可能會導致返鄉群體因創業而陷入貧困。其次是部分返鄉群體自身創業能力不足。對于創業者來說,要求其具有對市場敏銳的把控能力和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而部分返鄉人員由于接觸市場領域狹窄,技能有限,其創業能力還存在不足。
“返鄉就業、創業一個很大的方面就是發展現代農業,但在某些地區出現了農民土地流轉給少數資本等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創業空間。需要對這類現象給予關注和改善。”朱啟臻表示。
吳國寶建議,國家和地方政府需要根據返鄉創業群體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出臺相關的支持政策。比如,為返鄉群體創業和就業提供購房、租房方面的支持,提供創業優惠貸款和辦公條件,為其子女就學提供方便。他同時也提醒,返鄉群體在返鄉前應對返鄉后的就業和創業環境進行深度調查、對未來發展有比較明確的規劃,返鄉后要結合個人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減少盲目性。
“政府在引導返鄉群體就業、創業方面要起到主導作用。要抓住時機,擴大招商引資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增加就業、創業機會。相關部門要組織用人單位開展好招聘工作,利用各級地方組織和各種媒體渠道發布招聘信息。對于返鄉創業人員要進行鼓勵,調整金融制度,多渠道解決融資問題,對返鄉創業人員給予政策上的支持。相關部門要積極組織當地返鄉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和再培訓活動,對有技能、有經營能力的返鄉人員進行重點培養,讓他們發揮帶頭作用,帶動更多人學技術、學管理。”郭愛君表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08-3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