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接入互聯網22年以來,伴隨著網速的不斷提升、覆蓋面的不斷擴大和網民數量的急劇增加,網絡虛擬社會已悄然生成。我們已不僅僅生活在現實世界之中,還要時常暢游網絡空間。兩種社會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導致我們既有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不得不隨之改變。
以往,信息的獲取和觀點的發布有賴于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速度慢、受眾少,影響小。現在,有了網絡,人人都有“千里眼”,可以即時獲得信息,千里之遙也變得近在咫尺;人人都有“麥克風”,可以及時發表觀點,也可以轉發他人看法。相較于在現實世界中,話語機會少、限制大,老百姓自然愿意選擇在網上發聲,表達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理解和認識。
據了解,我國的網民人數現在已達6.68億,如此海量的人數,哪怕是你一言我一語,也能積累起真實而又豐富的民情民意。這些沒有受到外力干擾的原始民意,就是我們在開展群眾工作時,不可多得的基礎依據。如果我們還用舊辦法,通過下去走訪、組織填表等方式收集民意,效率低而且真實性差。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也應及時調整。
然而,許多領導干部卻沒能做到主動跟住民意陣地轉移的這股趨勢。要么是年齡偏大,不愿再接受新事物,習慣于用老辦法處理問題,要么抱有“鴕鳥心態”,認為網絡是虛擬空間,不必加以認真對待。民意如果不被重視,就會在網絡上自我發酵,甚至失控,最終對黨和政府造成負面的沖擊。回顧既往的涉組涉干網絡輿情事件,很多都是因為不尊重、不引導網絡民意,在拖延應付中形成的。
我們做群眾工作,首先就要了解群眾,熟知群眾的想法。群眾現在喜歡上網表達看法,那我們也應主動跟著多到網上逛逛,看看我們的工作對象現在關心什么、有什么意見建議,把送到門上的民意梳理出來,做好分析研判,這樣做謀劃、作決策才心里有底。根據百姓的所思所盼,改進我們的工作,讓其更貼近百姓的要求。
此外,民意不僅需要關注,還要主動引導,尤其是一些抱有偏激觀點的網民,傾向于“有錯推定”,把個別事件、個別不正常的問題上升到體制問題上。如果不加引導,就有可能被他們占領輿論高低,把對一件事的整體民意引向錯誤的方向。
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我們的干部也應該跟著上網,如此才能號準“民意”脈,在信息化時代,走出一條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新路子。
作者單位:山東省高密市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