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丁長琴:我國有機農業發展模式及理論

[ 作者:丁長琴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02 錄入:實習編輯 ]

前言

我國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的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經過了近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有機農業仍處于初級階段。

目前,我國有機食品的市場份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有機農業在我國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尤其是在全世界面臨食品安全和環境危機的今天,發展有機農業既順應潮流又符合我國國情。

我國發展有機農業可行性及必要性

1.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目前,全球有機食品市場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國際市場對中國有機產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中國的有機稻米、蔬菜、茶葉、雜糧等農副產品和山茶油、核桃油、蜂蜜等加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從國外發達國家的需求趨勢看,有機食品在總量上將有較大的提高。盡管有機食品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微乎其微。據有關部門預測,未來幾年中國有機農產品的消費增長將高于世界有機農產品消費增長的平均水平,保持較高的增長率,中國有機農產品國內市場潛力巨大。

2.技術有保障

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我國農業研究無論在生態環境治理、品種選育及栽培管理,還是產品產后加工貯藏等方面都積累了大量的技術貯備,為有機食品的開發提供了技術保障。另外許多地方都有著獨特的傳統生產及管理技術和經驗,如蘑菇栽培、混農林業、林草結合、旱地耕作等,通過結合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經驗,完全可以保證有機食品的質量與風味。另外從地域上講,我國中西部地區雖然也是貧困地區最為集中的地帶,但這些地區都有著獨特的地方資源優勢。

3.社會效益巨大

3.1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

有機農業是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有效融合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產前、產中、產后等環節的專業分工上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的投入,若能建立起配套的有機食品加工業,延長有機農業生產鏈,使有機農產品向精、深加土方向發展,將吸納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這對農業經濟發展和促進社會穩定都起到重要作用。

3.2促進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有機農業有利于培育農村地區的社會資本,它的開展離不開對農民進行培訓和教育,高素質的農民必然會在生產中將其轉化成效益和利潤。

3.3培育健康生態系統,提高生態服務功能

有機農業的核心是培育健康的農業生態系統,而消費者選擇有機產品,利用他們的購買力促進了污染較少的農業生產方式的發展,降低了農業在環境方面隱藏的自然資源退化成本。

我國綠色有機農業發展組織模式

1.“公司+農戶”模式

由于我國農村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少,決定了其農業生產規模小、經營分散的主要特征,再加上認證成本、市場準入以及市場風險等原因,單一農戶難以進行有機農業生產,以公司為龍頭“公司+農戶”就成為有機農業生產的必然選擇。它也被稱為“有機訂單農業”,作為我國有機生產組織模式的主要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具體模式:

1.1訂單式

即公司和農戶直接簽訂協議,由公司提供生產技術和統一供給主要投入物資,公司以一定價格回收產品。“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與農戶簽訂保價收購合同,農戶生產出的產品通過公司進入市場,完全解決了農戶擔心的銷售難的問題,使農戶的基本利益得到了保證,同時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1.2合作社式

即“公司+農民合作組織+農戶”的模式,公司通過合作社和農戶打交道。我國目前已經有一些地方由農民自發建立了各類地方性的有機農民協會,如安徽岳西的兩個村級有機稱猴桃協會和有機茶葉協會、安徽舒城的一個村級有機板栗協會等都在組織有機生產方面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由十農民集體自身經濟實力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很難解決市場問題,因此他們能采取的最佳有機農業生產模式,也是與貿易公司相結合型的模式。

1.3反租倒包式

即公司把農民的土地租過來,吸收農民成為員土,進行有機農業的生產。實踐中,由于訂單式管理成本高,難以控制個別農戶的機會主義傾向,已經很少采用;合作社式雖然能夠降低管理成本,同樣難以控制個別農戶的機會主義傾向;反租倒包雖然解決了農民機會主義傾向問題,但變為低效率的集體農業生產組織形式。但為了保證有機產品質量,大多數有機農業生產公司傾向于向反租倒包組織形式轉變。

2.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典型技術模式

我國不同區域的有機農業生產模式不同,總的來說,有機農業發展根據生產的品種類型、生產鏈的長短等,分為以下三種技術模式:單個有機農產品為主的生產模式、種養結合型復合生態模式和“整建制”有機生產模式。

單個有機農產品為主的生產模式

該種模式與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相似,種植業、養殖業各自獨立,呈單程線性結構。目前國內大多數的有機種植和養殖生產是采用這種模式,盡管在有機農業中,對于外來輸入的生產資料有嚴格要求的生產方式,但依舊是以某種經濟作物為主,或種植其他一種或多種作物為輔的生產模式,例如果菜結合、有機茶葉種植等模式。

種養結合型復合生態模式

種養結合是有機農業倡導的一種方式,該模式以種植業與養殖業相結合,利用當地資源,以畜牧業產生的有機肥(經過發酵處理)替代化肥,為養殖業提供肥料,又以種植業為養殖業提供飼料等,提供農業生態循環發展。在有機農業生產中,典型的案例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有機農業生產稻鴨共作模式、桑基魚塘、稻田養蟹模式、畜沼果魚模式以及豬一沼一茶生態模式等。

“整建制”建設有機農產品區

所謂“整建制”發展模式是指大規模有計劃有側重地發展有機農業,按照“整建制村—整建制鎮—整建制區”的發展路子,最大規模地實現資源優化利用。典型的例子是博山區“整建制”有機農業發展模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概覽》10月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精品青青操久久 |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