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特色小鎮規劃建設與開發運營暨浙江特色小鎮項目觀摩專題培訓研討會”上,中國創意研究院副院長喬峰就《特色小鎮PPP+打造模式》作了主題演講。北京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組織員工參會學習,學習了特色小鎮PPP建設經驗,經過反復的揣摩、思考、總結,在特色小鎮方面受益頗豐。
喬峰院長提出了他的關于特色小鎮PPP+打造模式的核心理念,即投智和投資并重。他認為,當前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有以下四個特征,一是以賣房為盈利目的的所謂旅游地產開發,當前已走入發展瓶頸;二是以圈地賣地經濟為主導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標志著城市開發進入理性時代;三是農民遷移城市造成原住民文脈傳承的流失;四是景區因產業升級和資本問題顯發展困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喬峰院長將自己的解決方案定位為:一個面向政府的PPP+模式,是供給側改革原理下的打造,目標是將特色文化旅游小鎮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全域全時旅游目的地,全產業鏈解決方案。
喬峰院長提出,特色文化旅游小鎮的打造是運營、項目、資源、政府和資本五大系統的集成。全域旅游特色小鎮需要超級創意策劃,需要強調落地項目,還需要多元化投融資,通過“帶思想、帶資源、帶資本”,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為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時還需要創意模式、運營模式、金融模式的 “三模合一”,從政府層面實現盤活、解困、升級的目標。
特色文化旅游小鎮是以文化旅游為抓手的多產融合的產業空間,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學康”新八大要素,即餐飲產業、居宿產業、交通產業、休閑產業、商業產業、娛樂產業、教育產業、康養產業。
特色小鎮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人文特色、產業特色、地理特色、建筑特色四個方面,其中的亮點和根本體現在“社會體系”的打造。
旅游目的地的打造,開發內容包含了人文情懷、低碳生態、智慧互聯三大核心價值,人文情懷是旅游的靈魂,低碳生態是根基,是旅游的環境基礎,智慧互聯是未來,智慧景區、大數據、物聯網等是旅游開發面向未來的使命。
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包含“園、街、秀”三個核心要素,即“一張門票、一條街、一場秀”,如烏鎮本身就是一個大型的公園,而一條街則滿足了消費體系的建設需求,一場秀就是形象的代表,宋城千古情、印象劉三姐等就是典型的秀,這是未來景區建設的思路。目前,大多數景區建設還停留在“一張門票、一頓酒飯、一堆垃圾”的低端水平,除了門票沒有其他盈利來源,游客就是吃一頓飯,留下一堆垃圾。因此,文化旅游目的地是產業+旅游的結合,其中文化是靈魂,產業是支柱,旅游是抓手,產游聯動發展。
此外,喬峰院長提出,民宿是鄉村旅游開發的核心命題,是最供給側的方法,大部分成功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都是民宿的成功!
特色文化旅游小鎮強調落地的項目圖紙設計,這其中有6字箴言,即“戴帽子、填格子”,戴帽子就是戰略定位、產業定位、業態定位等,填格子就是用運營思維前置的招商落地規劃。此外還強調落地的項目業態資源,包括國際教育、農林牧漁、產業園區、醫療康養、餐飲民俗等形態。
國家大力倡導的PPP模式,就是結合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的特性需求,建立一個以政府、社會資本、運營三位一體的開發平臺,進行產業孵化和復制,助力國家城鎮化建設,打造特色化文化旅游目的地。主要有六種模式,分別為:政府注資+特許經營模式、政府授權+特許經營模式、政府購買服務模式、政府注資+股權回購模式、政府資源補償+項目收益分成模式、政府授權+永久經營模式。在此基礎上,喬峰院長提出PPP+模式,即在國家PPP模式框架下的多種供資引資模式和渠道,包含了政府引導基金、金融機構供資、社會資本投資、產業基金、代發債券、PPP獎勵資金、棚改危改資金、精準扶貧資金、定向捐助資金、專項補助資金等等。
作者系中國創意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