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農民增收回顧與前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由溫飽不足奔向全面小康,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巨大成就的重要標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有力彰顯。回顧農民增收的四十年歷程,探索農民收入的變動規律,對于新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農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歷史回顧:改革讓農民擺脫了饑餓
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農民增收的發展歷程,呈現出3個比較明顯的特征。
從發展歷程看,“三個階段”見證農民不斷增收。第一階段是1978-1996年:波動中高速增長。1978-1984年的6年里,農民收入高速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1.66倍。1985-1991年的6年里,農民收入增速減緩,波動加大。1992-1996年的4年里,農民收入增長企穩反彈,實現了新一輪迅猛增長。第二階段是1997-2003年:回落期徘徊不前。1997年,農民收入增長快速回落,此后連續4年農民收入增速下降。在這6年里,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僅增長25.46%,尤其是農民經營收入增長基本停滯。第三階段是2004年至今:反彈后快中有穩。2004年開始,農民名義收入增長率重新回到兩位數,并在此后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速。2004-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1.7倍。2013-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2.44%。
從發展動力看,“三大引擎”帶動農民不斷增收。第一,內生動力:從集體到個人,農民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與不斷完善,允許、放寬、規范、鼓勵農民向城市流動,極大地激發了農民增收致富的積極性。第二,市場活力:從計劃到市場,資源要素配置不斷優化。從大宗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到開放和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到農業產業化經營迅速興起,到農村產權改革等各項改革快速推進,持續的市場化改革促進了農業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有力地帶動了農民增收。第三,政府推力:從多取到多予,扶持政策力度不斷加大。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財政支農支出持續攀升,尤其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出臺了15個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支持保護力度持續加大,不僅對農民不“取”,還不斷增加“予”的力度,直接促進了農民增收。
從發展內涵看,“三部曲”推進農民不斷增收。第一,賦權:經營權、勞動報酬權、財產收益權。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不斷完善,賦予了農民越來越充分的經營權;維護農民工權益的法律法規不斷健全,農民的勞動報酬權得到了有效保障;農村產權改革的持續推進,使農民的各項財產權益日益清晰。第二,減負:治亂、取消農業稅、減費優稅。從改革開放之初推行的以治理“三亂”為重點的農民減負政策,到新世紀全面取消農業稅,到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農業支持力度,并通過減免費用、實行免稅政策、給予貸款貼息等途徑,不斷降低農民生產成本,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強基:農業補貼、基礎設施、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自2004年開始國家實行“四項補貼”政策,農業補貼成為農民轉移收入的重要來源。從上世紀80年代國家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到2006年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民增收的基礎條件不斷夯實。新世紀以來,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先后建立,農村義務教育從“兩免一補”到完全免費,農村公共衛生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使農民的支出負擔不斷減輕。
戰略前瞻:又到改革關鍵窗口期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進入穩中向好的態勢,高質量發展初顯端倪,新型城鎮化仍處于快速推進階段,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國家強農富農導向持續加強,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農民教育培訓力度不斷加大,農民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總的來看,今后一段時期,農民收入仍然將處于慣性上升通道。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農民增收也面臨種種隱憂和制度障礙。第一,二元結構尚未改變。當前我國城鄉二元結構仍然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是新時代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全國城鄉居民收入比值仍高達2.71,城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差距仍然很大。第二,傳統增收動力遞減。國內經濟增長放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沖擊著諸多的傳統產業。同時,以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推動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導致城鎮對務工人員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用工需求明顯減少,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壓力加大。第三,支農政策效益遞減。以支持種糧為主的普惠性補貼的政策效應遞減,而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障廣度與深度不足,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這影響到農民在農村產業發展中創業增收的積極性。顯然,由于傳統的收入增長動力減弱,新的動能正在形成之中,農民收入增長波動也將難以避免。政策設計:以四大轉變確保農民持續增收
提高農民增收水平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任務。因此,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促進農民增收要出實招,從農民收入的基本構成著手,大力改革創新,構建穩定長效可持續的農民增收機制。
一是變數量為主轉向數量質量并重:以農業高質量發展提高農民經營收入。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底蘊深厚、影響深遠、市場前景廣闊的農業品牌。拓展農村產業融合空間,推進農業與旅游、健康、教育、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使農業高質量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二是變就業為主轉向就業創業并舉:以創業帶動就業擴大農民工資性收入。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力量,提高農業經營者整體素質。強化農民就業創業服務,完善農民就業創業支持政策,建立創業風險防范機制。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振興傳統工藝,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拓寬農民工資性收入來源渠道。
三是變資源為資本:以激活產權增加農民財產收入。落實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探索推進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推進農民房屋產權的租賃、轉讓、抵押,盤活農民房屋財產權。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保障農民集體資產權益,確保農民財產收入不斷增加。
四是變扶持政策分散多元為集中發力:以政策整合夯實農民增收后勁。推動財政扶持從面面俱到轉變為集中重點,注重補短板,注重兜底保障;回歸公共財政屬性,取消無效補貼,更多投向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平臺建設;從城鄉統籌逐步過渡到優先農業農村發展,加大農業農村財政投入力度,確保農民分享發展紅利。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8年08月04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