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雖然樸實,但是并不傻,這種“捏著鼻子哄眼睛”的考核,政府真的認為可以騙過群眾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心也明鏡似的,政府工作情況如何,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如果總是想著糊弄群眾,就別抱怨關鍵時刻群眾揭你的短,拆你的臺。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群眾因為一點小事,三個一拔,十個一伙紛紛到市、赴省、進京上訪,這不正是政府部門平時“決心在嘴上、行動在會上、落實在紙上”的不實作風逼的嗎?倘若我們的政府能夠踏踏實實做到在其位、謀其職、負其責、盡其事,哪還會人愿做胡攪蠻纏的“刁民”。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面愛玩虛的,下面就會做表面文章,作為考核部門,絕不能對考核工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老百姓的評價,往往是最客觀、最公正、最真實的。所以,考核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年終聽匯報、看資料,考核部門應該多到基層聽民意、察民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打分,政府部門才會知道自己到底存在什么問題。發現問題是水平,解決問題是能力,考核目的不是為了問責,而是要督促政府更好的履行職責。因此,考核部門還應做好考核的“后一半”工作,形成有效督促政府履職的工作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常說:“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一些錦上添花,花上壘花的虛功”。就是在告誡我們的政府要把工作重心落實到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為民辦實事上來。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整資料的“虛活兒”不用做,虛功要做,但還要實做善做。資料是工作情況的真實記錄,講的是實事求是,不需要政府部門耗費過多的精力去追求華麗多彩、咳唾成珠,而是應該把更多的精力傾注到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得民心的實事上,扎扎實實、步步為營、久久為功。
有首歌唱的好:“天地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如果把秤砣比作老百姓,那么真抓實干就是定盤的星。政府部門有“幾斤幾兩”,老百姓早已掂量得一清二楚,要想“足斤足兩”,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以不畏艱難、勇猛奮進,不達目標絕不罷休的決心,真干事、干實事,年終目標績效考核時才能考出成績、考出滿意。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佛蔭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