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現代產業體系,是指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為主要特征,以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為核心,產業間關聯緊密、協調有序的新型產業形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推動結構大調整的現實需要、打造發展新支點的必然要求、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戰略舉措,對瀏陽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和建設省會副中心、湘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瀏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現實基礎
(一)瀏陽現代產業發展歷程回顧
自建國以來,瀏陽產業發展歷經了三個階段:
1.現代產業萌芽期(1949~1978年)
建國初期,瀏陽三次產業的產值結構和從業人員的數量結構都呈現出“一、二、三”分布格局,農業比重占80%左右,從業人員占就業總人數的90%以上;工業整體薄弱而零散;服務業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商貿領域,三次產業的聯系主要體現為自然經濟條件下的簡單商品交換。隨著國民經濟恢復和工業化起步,產業結構逐步轉向“二一三”,現代產業開始萌芽。
2.現代產業起步期(1978~1997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瀏陽開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變動。1978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為“一二三”;1991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二一三”;1998年,第三產業首超第一產業,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二三一”模式,這一模式一直延續至今。在這期間,三次產業間的聯系逐漸緊密,現代經濟結構特征逐步顯現,產業結構和從業人員比重開始趨向合理。
3.現代產業成長期(1998年至今)
經濟學界認為,在發展中國家,現代產業是指工業增加值占GDP50%左右,第三產業所占比重穩步上升的產業構成。2007年,瀏陽第二產業在三次產業中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51.7%,此后逐年上升,在2013年達71.8%。與此同時,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在2006年達到最高值(31.4%)后,由于第二產業的強勢崛起,三產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從發展階段來看,瀏陽已處于工業化中后期,現代產業基本構架已經形成。但要構建更高層次的現代產業體系,還需在保持工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加快產業融合,增加現代服務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
(二)瀏陽現代產業發展現狀
1.農業:現代農業引領農業提質發展
——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尽⑺⑹卟?、油茶、油菜、烤煙、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穩步發展,全市種植花卉苗木20.3萬畝,水果17萬畝,蔬菜45.6萬畝,油茶80萬畝,油菜46萬畝,烤煙7萬畝,年出欄生豬197萬頭,保持全國糧食、生豬生產重點縣(市)地位,是“中國花卉苗木之鄉”、“中國油茶之鄉”。
——農業規模經營日益壯大。2015年新培育農民合作社489家,累計達3989家,居全省縣市之首。沿溪、古港蔬菜產業結構調整示范片和大圍山水果特色產業園入圍省“百片千園萬民”工程。創建長沙市級標準化農業生產示范基地46個。土地流轉依法、規范、有序開展,實現土地流轉169.6萬畝,基本實現了農業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
——農產品精深加工強勁發展。截至2015年,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共發展到1821家,產值20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115家,新增省級龍頭企業3家,長沙市級龍頭企業10家。2015年全市實現農產品加工總產值246億元,增長21%。
2.工業:新興工業逐步成為工業主體
——生物醫藥產業迅速壯大。目前,全市共有爾康、華納大、威爾曼等醫藥企業7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8家,2015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248.7億元,增長28.5%。瀏陽經開區作為專業性的生物醫藥園,其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四,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示范基地之一。爾康制藥作為園區醫藥龍頭企業,研發的木薯淀粉膠囊處于國際國內頂尖水平,總投資58億元、年產300億粒淀粉膠囊的生產基地一期項目已竣工投產,將成為瀏陽新興工業新的增長點。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全市共有電子信息企業3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家,2015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470億元,增長20.2%。其中,藍思科技已發展成為湖南省出口總量最大的企業,2015年實現產值390億元,增長23.4%。投資80億的藍思科技三期及總部基地項目即將建成投產,投資120億元的基伍手機整機生產項目正在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跨越發展。
——裝備制造產業前景廣闊。按照長沙工業“西高東制”(長沙西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東部發展制造業)的發展戰略基本布局,瀏陽制造產業基地屬于長沙制造業發展的規劃區,能夠較好地承接長沙市內制造企業的外遷,與長沙高新區、經開區等工業園區形成環繞長沙城區的制造產業帶,發展前景廣闊。目前,瀏陽制造產業基地作為全國首家國家級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形成了工程機械、汽車零配件和再制造三大特色產業體系。2015年,裝備制造企業實現產值222.4億元,增長30%。
——食品飲料產業后勁十足。作為傳統蔬菜種植大縣,瀏陽具有巨大的原輔材料優勢和加工工藝優勢。目前,全市共有食品飲料生產企業16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7家,70家企業被評為省、長沙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食品飲料產品類別上百個,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家、湖南名牌8家、湖南著名商標19家,以食品飲料生產企業為主體的兩型產業園成功獲批湖南首家“特色食品產業園”。2015年,食品飲料產業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98.7億元,增長22%。
——鞭炮煙花加速轉型升級。瀏陽作為“中國花炮之鄉”,具有悠久的鞭炮煙花生產歷史,已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花炮生產基地。近年來,面對安全環保的壓力,積極推進鞭炮煙花產業走“四化兩型”之路,即加速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機械化生產、信息化管理的進程,推進花炮產業朝“安全型”、“環保型”方向發展,成功實現了轉危為機。兩年來共淘汰小散亂差花炮企業200家,組建了三聯、頤和隆、東信等14家集團公司。2015年,花炮產業集群實現總產值220.1億元,增長8.9%。
3.三產:休閑旅游業成為新的增長點
——文化休閑旅游增勢強勁。瀏陽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有大圍山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胡耀邦故居、秋收起義紀念園等一批旅游品牌,有周洛、鳳凰峽等十大漂流基地和中南地區獨有的室內、室外兩大滑雪場。旅游服務功能齊全,有星級旅游飯店9家,其中五星級1家、星級農家樂37家、旅行社36家、專業旅游車隊3家、省級旅游購物示范點1處,有菊花石雕、豆豉、根雕、茴餅、黑山羊等一批享有盛名的旅游特色產品。市內各景點實現全程高速直通,形成了“春賞花、夏漂流、秋品果、冬滑雪”的中南地區獨具特色的旅游線路。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1433.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46.2億元,分別增長13%和17%。
——文化創意產業來勢喜人。以文化產業園為依托,充分發揮人文歷史、生態環境和交通區位優勢,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目前,園區共有16家移動互聯網企業和一批優秀數字創意團隊,打造了省內首個移動互聯網創業中心和“焰遇瀏陽河”城市公眾平臺,搭建了“文化產業股權融資交易平臺”、“創意格子鋪”、“創意集市”等融資孵化平臺,以“歡樂瀏陽河”、“智慧瀏陽河”、“浪漫瀏陽河”為內容的瀏陽河文化價值體系正得到逐步完善。2015年,全市共有各類文化企業1200多家,實現文化產業總產值385億元,增長13.5%。
——電子商務產業加速成長。截至2015年,在工商注冊登記的電子商務公司共390家,其中2015年新成立28家;在阿里巴巴登記注冊的企業共有4124家,其中以花炮、苗木、醫藥、炭雕、機械、食品為主,淘寶賣家2350余家。湖南一朵、泰爾制藥、綠之韻、九道灣等企業積極拓展電子商務營銷,帶動超過50%的企業啟動了電子商務平臺的運作。
——金融保險產業健康發展。目前,全市共有銀行金融機構17家,融資性擔保公司2家,小額貸款公司4家,證券營業部2家,保險公司24家。2015年,全市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為527.2億元、421.6億元,增長21%和16.8%。金融環境不斷優化,先后被授予“金融安全區達標單位”、全省首家“金融安全區”等稱號,并一直保持至今。
二、瀏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條件分析
(一)有利因素
1.產業基礎優勢
瀏陽產業經過多年的積累與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不斷延長,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已逐步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械制造、鞭炮煙花、健康食品、生態旅游、現代服務、文化創意等八大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登記注冊企業1.2萬家,規模企業829家,高新技術企業98家,產值過億元企業300家,上市企業5家。2015年,全市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975.3億元,增長16.8%。其中傳統花炮產業實現稅收10.9億元,占全市稅收的13%,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械制造三大產業實現稅收18.1億元,占全市稅收的29.6%,形成了新型工業與傳統花炮產業多點支撐的格局,為構建現代產業結構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人才支撐優勢
現代產業體系需要前沿科技、高端人才和創新環境支撐。自2012年以來,瀏陽大力推進“5358”人才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引進3000名教育衛生和機關事業單位人才、5000名企業中高層管理人才、80000名企業專業技能人才。近三年,全市共引進青年黨政人才500余名、教育衛生類人才1400余名、企業中高層管理人才3600余名、企業專業技能人才40000余名,為瀏陽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積蓄了人力資源優勢。同時,依托省會長沙高等院??蒲袃瀯?,積極推進與中南大學等知名院校的“市校”、“校企”合作,為瀏陽實現現代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智力支撐和科研保障。2015年,全市專利申報件達1225件,縣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縣級城市第48名,成為湖南唯一進入前50強的縣(市),連續十一年獲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3.體制環境優勢
從政務環境來看,瀏陽通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規范權力運行,推進簡政放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強化全程代辦、限時辦結和“兩幫兩促”等服務舉措,嚴格實行開門辦公和公開接訪、限時辦結、資金公示等“三個一律”制度,行政效能明顯提升,政務環境不斷優化。在全省機關干部作風和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情況民意調查中,瀏陽群眾滿意率均居長沙九區縣(市)第1位。從競爭實力來看,2015年瀏陽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躍居全國百強第28位,綜合實力居全國縣市第19位,在全國工業百強縣(市)中排名第15位,位居中部第一,成功躋身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榜第28位,被評為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市。從生態環境來看,瀏陽是中國生態魅力城市、國家生態示范縣(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了瀏陽發展的一張名片。
4.交通區位優勢
瀏陽地處湘東,位于長江經濟帶發展腹地,有望建設成為省會副中心和湘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近年來,瀏陽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境內長瀏、大瀏、瀏醴等5條高速公路相繼通車,域內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227.3公里,互通口17個,各鄉鎮(街道)均可在20分鐘內上高速。毗鄰黃花國際機場和武廣高鐵站,半小時車程到達長沙、株洲、湘潭。隨著金陽大道、西北環線的推進建設,蒙華鐵路的破土動工,南北橫線的規劃興建,“對內大循環、對外大開放”的交通格局進一步完善。
(二)發展瓶頸
1.產業整體結構有待優化
農業以種養業為主體,產業化程度總體不高,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能力較弱,現代農業發展還需進一步增效提質。新型工業增長過分依靠部分龍頭企業,產業鏈條還不夠完善,傳統花炮產業受安全、環保雙重壓力,近年來產銷增速明顯放緩,轉型升級之路仍任重道遠。服務業有待提質,物流、商務、科技、金融、信息、涉農等生產性服務業比重還不高。
2.高端產業比重有待提高
瀏陽目前雖然在部分行業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但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和上規模的產業集群,真正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終端產品和企業較少,缺乏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知名品牌,產品在國內外高端市場缺乏競爭力?,F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充分,大多數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產業形態粗放,缺乏影響力大、附加值高的龍頭服務企業和服務品牌。
3.發展要素瓶頸亟待破解
一是基礎設施滯后于經濟發展需要。經開區、制造產業基地等重點園區的供電、供水、交通等基礎設施及商業、休閑娛樂等生活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制約了園區擴容發展。二是企業融資難問題較為突出。大部分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問題,解決融資問題已經成為中小企業創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三是生產要素制約發展。土地、用工、技術等要素缺乏制約了產業發展壯大。
三、瀏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路徑選擇
區域經濟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產業鏈條與產業集群的競爭。構建充滿活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將決定著瀏陽在新的起點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能,要想取得發展的先機,必須超前謀劃,科學定位,突出重點,強力推進。
(一)準確把握發展原則
一是堅持高端發展。充分利用國內外市場,引導企業占據產業鏈核心和價值鏈高端,實現從參與國內外低端競爭到參與國內外高端競爭的轉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使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高端產業成為產業體系中的主體,輻射帶動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是堅持融合發展。推動現代服務業、現代制造業、現代農業等三次產業聯動發展,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堅持以新型工業為第一推進力,帶動一三產業發展,以現代物流、金融保險、房地產開發、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為紐帶,促進現代制造業提質升級,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三是堅持兩型發展。按照“兩型社會”建設要求,以金陽新區這一核心平臺為突破口,大力發展以環保型、低消耗、循環型、高科技為主的兩型產業,實現產業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動能和產業綜合競爭力,把瀏陽打造成兩型產業發展示范區。
(二)科學確立發展重點
一是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雙輪驅動的現代工業體系。堅持以科技創新為主抓手,以金陽新區等板塊園區為主戰場,推動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大力培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械制造、鞭炮煙花、健康食品等產業集群。強化產學研金結合,大力推進市校合作和知識產權戰略,提高質量標準意識,構建現代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金陽新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堅持項目向園區集中、要素向園區集聚、政策向園區傾斜,推動瀏陽經開區向千億級園區邁進,制造產業基地向500億元規模努力,兩型產業示范園等其他板塊園區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更好發揮園區經濟對縣域發展的支撐作用。創新招商方式,實施引大引強引智戰略,加快產業配套升級。提高大中型企業核心競爭力,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二是建設融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體系。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現代農業發展,以小城市、中心鎮、特色鎮為依托,利用自然生態、田園景觀,創新農業經營,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休閑農業。以兩型產業園為平臺,引進和培育一批健康食品重點企業,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業產業化、市場化水平。加快農業生產標準化步伐,打造長株潭城市群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瀏陽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示范區。加快發展現代農莊,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繼續提升水稻、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積極發展農村金融,壯大集體經濟,大力發展農場、農業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社等現代農業組織,加快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三是打造以商貿旅游為龍頭的新現代服務業體系。圍繞“一帶兩圈五大組團”總體布局,推進大圍山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一園四鎮”開發,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和鄉村旅游,精心策劃賞花季、漂流節、滑雪節等旅游節會,全面打響“湖湘寶地、美麗瀏陽”旅游品牌。加快發展新城區大型商貿平臺,致力打造湘贛邊商貿物流中心。大力發展會展經濟,精心組織花炮節、商務節、農博會、房交會等節會活動。促進移動互聯網與文化創意、金融保險、生態環保、倉儲物流、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三)理性選擇發展方式
一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經濟增長“倍增器”、發展方式“轉換器”和產業升級“助推器”的作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助推信息化。著力加強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裝備和工藝水平,改進工藝流程,增強科技含量,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節能降耗。切實提高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的智能化水平,推進工業研發設計信息化、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企業行業管理信息化、產品市場流通信息化。
二是堅持以服務業提升制造業。強化區域服務功能,改善發展條件,通過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助推工業升級。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總部經濟、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科技研發、創意設計、商務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發展餐飲住宿、旅游休閑、商貿物流、汽車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構建與新型工業化相配套、與城鄉一體化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三是堅持以瀏陽制造向瀏陽創造轉變。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向優勢企業和重點產業集中,推動優勢產業向價值高端發展,推動產業從制造向智造轉型、產品向名品轉變、權益向效益轉化,加快“瀏陽制造”向“瀏陽創造”、“瀏陽服務”升級,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市場占有率和產品附加值,以鏈群發展促進綜合競爭能力不斷提升。
(四)著力構建保障體系
一是突出規劃引領。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求,做好“十三五”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發展規劃,推動三大規劃有效對接和有機統一,著力引導產業之間“準確定位、錯位發展”。
二是抓好企業培育。加快培育有戰略眼光和思維、懂經營善管理的優秀企業家隊伍,提高帶領企業轉型升級的能力和水平。引進戰略投資者,支持龍頭企業實現產業整合,促成產業鏈條“織網”。通過整合企業存量資產、優化產業內部分工,進一步提高專業化協作水平,培育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品牌企業。
三是壯大外向經濟。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增強企業自主創新和核心競爭力。加強出口主體建設,鼓勵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在國內外高端市場參與競爭,提升經濟外向型水平。發揮星沙海關駐瀏陽辦事處作用,推進口岸“大通關”建設,提升瀏陽經濟外向型水平。
四是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繼續深入開展“兩幫兩促”、“一推行四公開”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針對企業需求提供訂單式、處方式、個性化的服務,建立健全各類服務體系。大力弘揚創業創新精神,在全社會形成鼓勵創造、寬容失敗的創業文化,營造尊重企業家、服務創業者的良好氛圍。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