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昆山模式,促監利發展。筆者認為學習感受一個地方成功的發展歷程,就是聆聽一個個經典的勵志故事,昆山的發展也不例外。過去的昆山和現在的監利,都是講述一個絕地反擊、曲折逆襲的動人故事。這個故事關于貧窮、關于夢想、關于擔當、關于堅忍,這個故事承載著監利160萬人的殷切期盼。
學習昆山,筆者認為就是要學習昆山“富規劃、窮開發”的規劃意識;依法服務、高效服務、特色服務“三位一體”的服務理念;傳承、保護和弘揚昆山文化的文化戰略;踐行以“四千”精神為內涵實質的招商舉措;“敢于爭第一、勇于創唯一”和打造“昆山創造”的創新精神。結合監利實際,筆者談幾點個人膚淺的思考:
一、規劃引領,描繪監利工業發展藍圖昆山的發展始終堅持規劃引領,用工業化引領城鎮化,積極推行“昆山就是開發區,開發區就是昆山”的理念。重點打造特色片區,差異化發展,構建一體化發展的城鄉體系。
筆者認為監利縣工業發展要著力畫好三張圖:一是畫好產城融合規劃圖。工業化引領城市化是我國大多數城市擴張的實施路徑,但同時也造成城市化規劃水平不高,產城融合程度不夠的現象。建議要統籌謀劃、科學定位,真正實現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有機整合、協調發展;二是畫好集約用地規劃圖。要充分借鑒江浙地區“騰籠換鳥、空間換地”的工業化歷程,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注重招商質量,建立企業供地評估機制,鼓勵企業興建多層廠房;三是畫好產業集聚發展規劃圖。監利縣“一區四園”要按照功能分區,產業集聚的原則優化園區產業規劃布局,做到科學布局、合理布局,避免積重難返,造成產業無序擴張。同時,加快推進監利縣經濟發展“雙輪驅動”,打造鎮域經濟一鎮一品,特色發展。
二、高效服務,打造監利幫辦服務品牌昆山以“三創”精神為動力,樹立“作風就是生產力,效能就是競爭力”的理念,不斷優化政府服務,踐行“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宗旨。
監利近幾年來,著力打造的幫辦服務體系,吸取了沭陽的責任文化,以“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的服務理念,全力實行零距離、保姆式服務。通過此次學習,要進一步簡化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完善高效服務體系,努力做大具有監利幫辦服務特色的親商品牌。
三、弘揚文化,挖掘監利文化深厚底蘊昆山在文化打造方面,主要是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營造臺商和外來客商精神家園。著名畫家陳逸飛說過:昆山是一把精美的折扇,一面是經濟之風,一面是文化之風。充分闡釋了昆山的昆曲文化、“三賢”文化、名勝遺址文化、飲食文化等等對經濟發展的助推作用。
監利同樣有著悠久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需要傳承開發。一是要挖掘古代名人的思想內涵,發揮名人名言的激勵作用;二是紅色旅游文化的系統打造;三是古“容城八景”的再現再造;四是現代文化名片的推廣宣傳,如“九八抗洪”精神、監利小城大愛;五是民俗飲食文化的營銷包裝等等。用現代的傳播媒介,年輕化的表現手法,持續系統地宣傳推廣,努力塑造監利文化新名片。
四、強化招商,實現監利工業倍增目標通過學習聆聽昆山黨校老師的講座,筆者認為監利招商要在兩個方面進一步加強:一是完善健全招商工作體制機制。特別是考核機制,要實現幾個注重:既重視簽約更注重項目落地;既重視開工更注重投產;既重視投產更注重實效(單位產出比);既重視投資更注重環保。二是強化招商方式。進一步圍繞專業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平臺招商、服務招商幾種主要招商方式,細化招商方案,加大招商投入,落實招商措施。
五、創新發展,激活監利發展內生動力昆山已經進入后工業時代,正在著力打造成升級版“昆山之路”,推行“昆山制造”向“昆山創造”轉變,強力實施招才引智戰略。其根本動力在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講,創新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牛鼻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結合監利實際,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建議建立政府創業平臺(中小企業孵化器),創新企業融資模式和渠道,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發展職業培訓教育,開展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為創新提供人才資源支撐。
今天的監利,面臨空前的機遇期。同時享受西部大開發戰略、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長江中游城市群戰略、洞庭湖生態經濟圈戰略、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示范區五大戰略。對比發達地區,監利擁有后發優勢,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
古人云:“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說的是知行合一,貴在行動,貴在持之以恒。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業興縣、開放強縣”戰略,進一步提升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在監利跨越趕超、全面振興的偉大征程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荊州日報 2016-06-2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