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由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城鎮化的加劇、保障機制的欠缺等因素影響,傳統村落遭遇急劇消失的危險,傳統村落保護的任務艱巨,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嘗試。為更加有效的保護傳統村落必須明確“優先保護、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盡快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建立健全保障機制,樹立傳統與現代并行發展的理念,最終形成村民對傳統村落的文化自覺。
關鍵詞: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綜合施策
傳統村落,也稱為古村落。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發布的《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它的界定是:“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
一、傳統村落保護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傳統村落是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也是潛在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資源。傳統村落體現著當地的傳統文化、建筑藝術和村鎮空間格局,反映著村落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關系。與此同時,傳統村落是匯集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一體的特殊文化載體,我國1300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7000多項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絕大多數都存在于村落之中。可以說,每一座傳統村落都是我國農耕文明文化遺產的“活化石”。它們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精髓和獨特的空間文化記憶,具有豐富的社會價值、美學價值和經濟價值。
據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調查,中國具有歷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藝術研究價值的傳統村落,2004年總數為9707個,至2010年僅幸存5709個,平均每年遞減7.3%,每天消亡1.6個。值得注意的是,傳統村落消失的不僅是民居、橋梁、廟宇、樓塔等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地方戲曲、藝術技藝、醫藥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有村民心底那一縷縷“鄉愁”。表面上看,傳統村落的保護是為了阻止村落的迅速消失。實際上,其真正的價值在于讓人們“看得見山、忘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二、傳統村落保護治理存在的現實問題
傳統村落急劇消失倒逼國家對其日益重視與保護,尤其是“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出現,啟發了人們關注、保護、傳承村落文化的主觀認識。武陵山區地方政府在這樣的大形勢下進行了一些傳統村落保護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保護上的現實問題。
(一)農村勞動力轉移城市致使村落“空巢化”。出于直接經濟效益的考慮,大量勞動力已經不再留守農村從事農耕牧副,尤其是年輕人紛紛進城務工。勞動力的流失導致村落生產系統瀕臨瓦解,村落文明也隨著主體創造和維護者的消失而逐漸滅失。
(二)傳統村落遭遇“建設性破壞”。在城鎮化浪潮的“侵襲”下,一些地方政府只顧政績工程和經濟利益,對傳統村落大肆破壞,甚至將傳統村落的申報當做謀利的工具,一旦申請下來,便置之不顧。此外,一些地方先拆真文物,再造假文物,或者為了滿足大拆大建的需求,打著維修式拆遷’的幌子進行整體‘遷移’,堂而皇之地以文化之名自斷文脈。這種重開發、輕保護的思想完全違背了傳統村落保護的初衷和規律。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反倒加劇傳統村落的消失。傳統村落中蘊含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些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度商業化,致使承載這些非物質文化的傳統村落已經面目全非。再者由于風雨侵蝕和洪水、泥石流等自然力的破壞,加之一些傳統村落建筑多為少數民族特色的土木結構,抗風雨侵襲及抗災能力差,極易坍塌。此外,原有的里巷、民宅、地貌、水系、植被等因為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其傳統文化風貌也漸漸消失。
(四)傳統村落保護的保障機制滯后。保障機制的滯后致使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進展緩慢甚至停滯,具體表現在:一是政策保障的滯后,盡管一些地方政府通過積極的立法來為傳統村落保護提供法律保障,但與此相配套的保護政策并未出臺,致使法律法規操作性不強;二是資金保障的滯后,由于經濟發展落后,財政資金短缺,用于傳統村落、古建筑保護、修繕、開發的經費著實有限,一些仍有居民居住在內又亟待保護的建筑物,因沒有足夠的遷出補償金支持,工作開展舉步維艱;三是機制保障滯后,沒有綜合協調機構、修繕報審制度和管理監督執法機制,保護工作呈現不成體系,零散無序的狀態。
三、加強傳統村落保護治理的對策建議
(一)傳統村落保護應明確基本原則。單純強調對于傳統村落的保護在理論上毋庸置疑,但在實踐中可能會寸步難行,我國長期地通過行政性投入對某些地區傳統村落進行保護,對政府財政無疑是嚴峻的考驗。通觀我國其他地區在傳統村落保護方面的有益經驗,傳統村落的保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用。但是,必須明確“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的原則。保護是我們制定法律保護、保存傳統村落的初衷和最基本原則,但并不否認合理的利用對于保護傳統村落的積極作用。可以把旅游業的發展與傳統村落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傳統村落保護帶動旅游發展、以旅游發展促進傳統村落保護”的良性循環,打造獨具特色的村寨游、文化游、生態游、體驗游等旅游項目。
(二)傳統村落保護須完善立法設計。盡管一些地方在傳統村落保護立法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但就全國而言,立法狀況亟待完善。傳統村落立法應當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整體保護、社會參與”的原則。“保護優先”要求政府應當時刻謹記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傳統村落,而不是攫取私人利益,“保護”是政府傳承傳統村落文化的重要使命,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合理利用”則表明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不可能完全避免對其資源的利益,但利用須在限度之內,不能出現為了個人利益漫無目的的大肆破壞。“整體保護”要求傳統村落的保護應當遵循傳統村落作為文化遺產的特性。傳統村落是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結為一體的特殊文化遺產載體,立法應當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保護,而不能像《文物保護法》只保護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參與”說明傳統村落的的保護不僅是政府一方的責任,而應當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一項工程。
(三)傳統村落保護要注重科學規劃。我國各地傳統村落的資源類型、完整程度、保護進展等各個方面定然存在差異。因而,各地在開展保護工作時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實際制定相應的保護政策、措施。同時,各地在制定保護規劃時,要注意更加多元群體的參與決策,尤其是作為村落文化的締造者、傳承者的當地居民,更加需要他們的主體參與。只有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覺,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才具有延續性。政府的各部門(城建部門、文化部門、財政部門、旅游部門等)要互通意見、貢獻智慧,并給予政策支持。
(四)傳統村落保護需健全保障機制。在政策保障方面,地方政府要緊跟立法的步伐,及時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傳統村落保護政策。政策的內容既要能夠體現“保護優先、合理利用、整體保護、社會參與”的基本原則,又要確保各項措施能夠“落地生根”。在資金投入方面,政府要改變單一財政投入的模式,探索多元資金籌措機制。一方面,要積極爭取財政部將對“美麗鄉村”試點建設補助資金,同時加大地方財政在傳統村落保護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鼓勵社會資金的投入,探索政府、社會、集體、個人按比例共同出資承擔的投入機制。在機制保障方面,建議制定《傳統村落保護管理工作辦法》,規范項目審核、普查登記、修繕保修、消防安全、土地流轉、跟蹤評價、公眾監督等制度安排。
(五)傳統村落保護并不是反現代化。保護傳統村落并不是固守傳統原封不動。身處當代社會的村落,生產、生活不可能停留于傳統階段,村落和居住在村落空間的人們都要經歷現代化,村落的現代化發展與傳統文化資源的保護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在這方面,希臘、法國、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在城市歷史街區保護中所采取的一些方法能給我們積極的啟示。比如他們在不改變街區歷史格局、尺度和建筑外墻的歷史真實的前提下,改造內部的使用功能,甚至重新調整內部結構,使歷史街區內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民居不是文物性古建,保護方式應該不同,需要研究與嘗試。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不但不矛盾,反而可以和諧統一,互為動力。其原則是,尊重歷史和創造性地發展,缺一不可。
(六)傳統村落保護靠主體文化自覺。費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覺”的概念,文化自覺即“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傳統村落能否得到傳承發展、永續利用,在根本上倚賴村民的文化自覺,它要求村民對村落傳統文化予以繼承、創新與發展。那么,形成村民文化自覺的動力是什么呢?從經濟的角度看,傳統村落及其文化資源是村民生存發展的社會資本,只有當村民需求的社會資本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選擇繼承、發展和創新這些文化。因此,政府的要扮演好村落社會資本的“調度師”的角色,通過各種方式滿足村民的社會資本需求,由此形成村民文化自覺的根本動力。也只有讓村民參與傳統村落保護的文化實踐,增加村落社會資本的存量,村民才會形成保護村落的自覺行動。
參考文獻:
[1]朱曉明.試論傳統村落的評價標準[J].古建園林技術,2001,(4).
[2]李珊珊,李佳霖.警惕傳統村落遭遇的“建設性破壞”[N].中國文化報,2014-3-13,(8).
[3]馮驥才.傳統村落的困境與出路:兼談傳統村落是另一類文化遺產[J].民間文化論壇,2013,(1).
[4]費孝通.反思?對話?文化自覺[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3).
作者:重慶市萬州行政學院講師,法學碩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